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器官移植—器官的低温灌注和保存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在正常体温下缺血称热缺血,在4℃低温下缺血称冷缺血,低温可使离体器官对缺血耐受的时间延长。一般情况下器官离体后须先经低温灌注处理。低温灌注有2个目的,其一是使器官温度立即降至4℃左右,结束热缺血时间;另一是清除器官内的血液包括免疫活性细胞,直至其表面呈均匀的灰白色,静脉流出的液体清澈。在临床多采用悬吊灌注法,灌注压力保持在0.98~1.47kPa(100~150cmH20)。

  目前有两种保存器官的方法:①应用新陈代谢抑制剂更降低新陈代谢,不必供氧和供给能源,即单纯冷却法;②采用机械灌注,保持与体内新陈代谢时同样状态,即连续灌注法。

  (一)单纯冷却法

  使用4℃平衡液或乳酸林格液可在较短时间内保持器官的正常活力。若移植器官需远距离运送,必须采用特制的高渗透和高钾保存液,其成分与细胞内液的电解质相似,具有使细胞内外间隙阳离子梯度消失,防止细胞内钾离子外逸的特点。

  常用的器官保存液有Collins液、各种改良的Collins液、Sacks液、Ross液、EC液及UW液。其中Belzer(1988)设计的UW液,成分中有大分子量的非渗透阴离子乳糖盐可代替葡萄糖预防细胞水肿,大分子量的棉糖和羟乙基淀粉使渗透压维持在320±5mmol/L(正常血渗透压290~310mmol/L),氢离子缓冲剂磷酸盐预防酸中毒,谷胱甘肽和别嘌醇具有抗氧自由基的作用。UW液可将临床的供肾保存时间增加至72小时,对其他溶液难以长时间保存的供肝,可延长至30小时以上。

  (二)连续灌注法

  常用无细胞蛋白质溶液,经灌注机的加热器和加氧器处理后与器官连接进行循环灌注,灌注液量约800~1200ml.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