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肩关节检查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望诊

  应注意肩和肩胛骨的高度,并在后方,对比两侧。肩呈圆弧形,脱位后可变为方形,故称"方肩".

  2.触诊

  应明确盂肱关节、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稳定性。可在皮下摸到锁骨的全长;在病人后方检查时,可作两侧比较。肩胛骨的喙突端、肩峰端与肱骨大结节形成正常的肩三角,可用以检查肩关节的正常关系。若有骨折或脱位,肩三角即呈异常。

  3.动诊

  评估运动时,应鉴别是盂肱关节单独活动,还是整个肩关节的联合活动,因为即使盂肱关节已强硬,而其他三个关节的活动正常,可使广义的肩关节仍有较大的活动范围。肩关节活动的检查可按以下六个顺序进行:

  (1)将上臂向前举起至70°~90°,肩胛带旋转150°~l70°时,可有最大的上举,然后向后伸至40°。

  (2)将上臂外展至80°~90°位,可有最大的上举,然后上臂越至躯干前内收20°~40°。

  (3)在外旋160°~l80°位,上臂可上举。

  (4)上臂于90°外展位时,可前屈至l35°,后伸至45°。

  (5)上臂紧贴胸壁,可内旋70°,外旋45°。

  (6)上臂于外展90°位,可内旋70°,外旋60°~80°。

  4.量诊 

  将手放在身后,可测量桡骨茎突至C7棘突的距离,两侧可作比较,这是测量上肢全长的方法。对肩关节脱位病例,可测量肩峰至肱骨外上髁的距离,脱位侧将缩短。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