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淹溺(drowning)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痊孪发生窒息和缺氧,并处于临床死亡状态称为淹溺 (drowning) .从水中救出后暂时性窒息,尚有大动脉搏动者称为近乎淹溺 (near drowning) .近乎淹溺后数分钟到数日死亡为继发淹溺 (secondary drowning) ,常因淹溺并发症所致。

  发病机制

  人发生溺水后,首先是本能地屏气,以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不久,由于缺氧,不能继续屏气,水随着吸气而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引起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可有两种情况: ①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 (22ml/kg) 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水大量进入呼吸道数秒钟后神志丧失,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室颤动。湿性淹溺约占淹溺者的 90% .②干性淹溺: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人,约占淹溺者的10%.

  一、淡水淹溺淡水较血浆或其他体液渗透压低。进入人体后迅速吸收到血循环,使血容量增加,严重病例可引起溶血,出现高钾血症和血红蛋白尿。淡水吸入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灭活,使肺顺应性下降、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容积急剧减少、肺泡塌陷萎缩、呼吸膜破坏、发生通气 / 血流比例失调。即使迅速复苏后,肺损伤过程也继续进展,出现广泛肺水肿或微小肺不张。此外,肺泡内液体也妨碍正常气体交换,损害氧合作用。

  二、海水淹溺海水含钠量是血浆的3倍以上。因此,吸入的海水较淡水在肺泡内停留时间长,不能吸收到血液循环。反而能使血液中的水进入肺泡腔,产生肺水肿、肺内分流,减少气体交换、出现低氧血症。此外,海水对肺泡上皮及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化学损伤作用,能促使肺水肿发生。

  人体溺水吸入淡水或海水后,尽管血容量、血电解质浓度和心血管功能变化不同,但都可引起肺顺应性降低、肺水肿、肺内分流、严重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有严重脑缺氧者,还可促使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大多数淹溺者猝死的原因是严重心律失常

  病理改变

  双侧肺脏含水量多、重量明显增加,并伴有不同程度出血、水肿、肺泡壁破裂。约70%溺死者肺内有呕吐物、泥沙、水生植物吸入。继发淹溺死亡病例有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出血、透明膜形成、急性炎性渗出。肾脏显示急性肾小管坏死性病变。

  临床表现

  淹溺患者表现神志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处于临床死亡状态。 近乎淹溺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与溺水持续时间长短、吸入水量多少、吸入水的性质及器官损害范围有关。

  一、症状近乎淹溺者可有头痛或视觉障碍、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发热。

  二、体征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泥污。常出现精神状态改变,烦躁不安、抽播、昏睡、昏迷和肌张力增加。呼吸表浅、急促或停止。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偶尔有喘鸣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隆,四肢厥冷。有时可伴头、颈部损伤。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尿检查淹溺者,常有白细胞轻度增高。吸人淡水较多时,可出现血液稀释,甚至红细胞溶解,血钾升高、血和尿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吸入海水较多时,出现短暂性血液浓缩,轻度高纳血症或高氯血症。幸存者,10~30分钟后恢复正常血容量和电解质浓度。无论淡水或海水淹溺,罕见致命性电解质紊乱,但溶血或急性肾衰竭时可有严重高钾血症。重者出现 DIC 的实验室监测指标异常。

  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常见表现有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ST段和T波改变,通常数小时内恢复正常。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时提示病情严重。

  三、动脉血气检查约75%病例有明显混合性酸中毒;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四、胸部X线检查常显示斑片状浸润,有时出现典型肺水肿征象。住院 12~24 小时吸收好转或进展恶化。约有 20% 病例胸片无异常发现。疑有颈椎损伤时,应进行颈椎X线检查。

  治疗

  一、现场急救
    1、保持呼吸道通常  以最快速度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松开裤带,撬开口腔,迅速清除口鼻腔中污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复苏期间常会发生呕吐,注意防止呕吐物吸人气道。

  2、迅速倒出呼吸道和胃内积水  ①急救者取半跪位,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膝盖上,头部下垂,拍打背部行体位引流。②双手叉抱溺水者的腰部,使背部向上,头部下垂,摇晃患者。③抱住溺水者的腿部,将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上,快速奔跑,使积水倒出,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对于昏迷和呼吸停止者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供氧,有条件时进行气管内插管。并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在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应停止心肺复苏。 二、进一步救治进入医院后的处理包括进一步生命支持。所有近乎淹溺者应收住监护病房观察 24~48 小时,预防发生 ARDS .无低氧血症或神经系统并发症者,出院随访。

  1. 供氧  吸入高浓度氧或高压氧治疗。有条件可行机械通气。

  2. 复温  如患者体温过低,据情可采用体外或体内复温措施。

  3. 脑复苏  有颅内压升高者应适当过度通气,维持 PaC0 2 在 25~30mmHg .同时,静脉输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

  4. 处理并发症  应用抗生素,防治继发肺部感染。有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者,应限制输液量,吸入通过50%乙醇的氧气,应用快速利尿剂和强心剂,如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2分钟内推完,毛花苷0.2~0.4mg缓慢静脉注射;也可应用吗啡(呼吸衰竭者禁用),氨茶碱及血管扩张剂。出现溶血、呼吸窘迫综合征、脑水肿使,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出现急性肾衰竭应给予对症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