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一般检查血、尿常规的异常代表血液系统和肾受损。血沉增快表示疾病控制尚不满意。
二、自身抗体本病患者血清中可以查到多种自身抗体。它们的临床意义主要是 SLE 诊断的标记、疾病活动性的指标及可能出现的临床亚型。最常见而有用的自身抗体依次为抗核抗体谱、抗磷脂抗体和抗组织细胞抗体。
( 一 ) 抗核抗体谱 出现在 SLE 的有 ANA 、抗 dsDNA 抗体、抗 ENA( 可提取核抗原 ) 抗体。
1、抗核抗体试验(ANA) 本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差,现象作为筛选性试验,一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以鼠肝印片作底物,亦有采用Will-2细胞,Hep-2细胞等作底物,约80%~95%病便ANA试验阳性,尤以活动期为高,反复测定累积阳性率更高。血清ANA效价≥1:80,意义较大,效价变化基本上与临床病情活动度相一致。荧光核型可见周边型、均质型和斑点型,偶见核仁型。另有5%~10%病例,临床症状符合SLE,但ANA持续阴性,有其它免疫学特征,可能是一个亚型。
2、抗脱氧核糖核酸(DNA)抗体可分为抗天然或双链脱氧核糖核酸(n-DNA或ds-DNA)抗体和抗变性或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DNA或ss-DNA)抗体。
以绿蝇短膜虫(Crithidia luciliae)或马疫锥虫(Trypanosoma equiperdum)或伊氏椎虫(Trypanossma evansi)作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在SLE活动期其阳性率可高达93%~100%.然而放射免疫法检测其阳性率为60%~70%,抗ds-DNA抗体荧光核型显示周边型最具特异性,提示患者常有肾损害、预后差。在缓解期,其阳性率下降以至阴转,终末期患者亦可阴性。抗ss-DNA抗体特异性差,除SLE外在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中亦可见到。
3、抗核蛋白(DNP)及组蛋白抗体不溶性抗DNP抗体亦即形成LE细胞的一种抗核因子—抗DNA和组蛋白复合物的抗体,荧光核型呈匀质型,往往在SLE活动期出现。在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等引起狼疮样综合征中约90%以上的病例可发现抗组蛋白抗体。
4、抗盐水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抗原从小牛胸腺或兔胸腺中撮,采用琼脂扩散法或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近年亦有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的,抗NNA抗体中主要包括抗Sm和nRNP等七种抗体,mRNP或U1RNP抗原为七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12-68KD)与U1RNA(U为尿嘧啶核苷酸)结合的复合物;而Sm为同样七种蛋白质与U2、U1、U4、U5、U6RNA所形成的复合物;抗Sm抗体在SLE的阳性率为20%~25%,为SLE的标记性抗体,常和抗ds-DNA抗体伴随出现,与疾病活动性无关,可作为回溯性诊断的参考指标;抗U1RNP抗体可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其高效价除发生在SLE外,常是诊断混合结缔组织病的重要血清学依据。
5、抗Ro/SS-A和抗La/SS-B抗体通常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近亦可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用前法检测抗Ro/SS-A抗体阳性率为30%~39%,抗La/SS-B为13%;两种抗体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SLE合并干燥综合征以及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呈高阳性率和重要参考价值。抗Ro/SS-A抗体是新生儿红斑狼疮的重要血清学标记,与光敏感相关。
( 二 ) 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等对自身不同磷成分的自身抗体。结合其特异的临床表现可诊断是否合并有继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 三 ) 抗组织细胞抗体有抗红细胞膜抗体,现以 Coombs 试验测得。抗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抗神经元抗体多见于 NP 狼疮。
( 四 ) 其他有少数的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p-ANCA .
三、补体目前常用的有总补体 (CH50) 、 C3 、 C4 的检测。补体低下,尤其是 C3 下降是表示 SLE 活动的指标之一。 C4 低下除表示 SLE 活动性外,尚可能是 SLE 易感性 (C4 缺乏 ) 的表现。
四、狼疮带试验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皮肤的真皮和表皮交界处有否免疫球蛋白 (Ig) 沉积带。 SLE 的阳性率约为 50% ,狼疮带试验阳性代表 SLE 活动性。必须采取腕上方的正常皮肤作检查,可提高本试验的特异性。
五、肾活检病理对狼疮肾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均有价值,尤其对指导狼疮肾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如肾组织示慢性病变为主,而活动性病变少者,则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差,反之,治疗反应较好。
六、 X 线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器官损害。如头颅 MRI 、 CT 对患者脑部的梗塞性或出血性病灶的发现和治疗提供帮助;高分辨 CT 有助于早期肺间质性病变的发现。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心肌、心瓣膜病变、肺动脉高压等有较高敏感性而有利于早期诊断。
诊断
1、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的 SLE 分类标准,对诊断 SLE 很有价值:
①颧部红斑:颧部遍及扁平或高于皮肤的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
②盘状红斑:面部的隆起红斑,上覆有鳞屑;
③光过敏:日晒后皮肤过敏;
④口腔溃疡,经医生检查证实;
⑤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 2 个外周关节;
⑥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⑦肾病变:蛋白尿 > 0.5g /d 或细胞管型;
⑧神经系统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⑨血液系统异常:溶血性贫血或血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⑩免疫学异常:狼疮细胞阳性或抗 dsDNA 或抗 Sm 抗体阳性或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⑾抗核抗体阳性。
在上述11项中,如果有≥ 4 项阳性 ( 包括在病程中任何时候发生的 ) ,则可诊断为 SLE ,其特异性为98%,敏感性为 97% .
2、上海风湿病学会(1987)提出的诊断标准有:
⑴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⑵日光敏感;
⑶口鼻腔粘膜溃疡;
⑷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
⑸胸膜炎或心包炎;
⑹神经系统损害:癫痫或精神、神经症状;
⑺肾脏病变: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
⑻血小板<10×109/L(10万/mm3)或白细胞<4×109/L(4000/mm3)或溶血性贫血;
⑼免疫学异常: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
⑽抗dsDNA抗体阳性或LE细胞阳性;
⑾免疫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⑿C3低于正常;
⒀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病损部位)或肾活检阳性。
符合上述13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SLE.本标准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96.7%,特别对早期病例,敏感性较ARA的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