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痈(Carbuncle)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痈(Carbuncle)是指多个疖相互融合或数个邻近的毛囊及其素属的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感染。全身症状显著。脓液和坏死组织从多个溃孔中排出。好发于颈部等皮下组织致密部位。

  病因和病理

  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或二者混合感染所引起。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常发生于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肾炎、营养不良、心力衰竭、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天疱疮、剥脱性皮炎以及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项、背部,有时也见于上唇和腹壁。

  感染先从毛囊底度开始,沿阻力较小的皮下组织蔓延,再沿深筋膜向外周扩展,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多个脓头的痈。由于有多个毛囊同时发生感染,痈的急性炎症浸润范围大,病变可累及深层皮下结缔组织,使其表面皮肤血运障碍甚至坏死;自行破溃常较慢,全身反应较重。随着时间的迁延,还可能与其他病菌进入病灶引起混合感染,甚至发展为脓毒症。

  临床表现

  初起时,局部皮肤有一个红、肿、热、痛的炎性浸润的扁平硬块,颜色暗红,境界不清,其中可有数个凸出点或脓点,开始时疼痛较轻,但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

  随后逐渐向四周和深部组织发展,周围呈现浸润性水肿,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加重,全身症状严重。约在1~2周内患处化脓、坏死、破溃,表面有多个溃孔,呈蜂窝状,坏死的组织与脓液自溃孔排出。

  严重时整个患部全坏死,表面皮肤完全脱落,形成一个深的巨大溃疡。坏死部位组织呈紫褐色,肉芽组织增生较少见,很难自行愈合。如发生在老年人,易出现危险状态,预后严重。唇痈容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危险性更大。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本病诊断不难。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可做脓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为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注意病人有无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心脑血管病等全身性疾病。

  鉴别诊断

  1.疖  毛囊性炎性结节的基础上形成脓肿,浸润较轻,全身症状较轻,坏死组织不明显,表面没有多少溃孔。

  2.放线菌病  经过缓慢。多见于颈面部。脓汁稀薄,脓液中含有黄色小颗粒。

  3.头部乳头状皮炎  最初为毛囊炎,经过中出现增殖性瘢痕。全身症状不明显,无坏死灶。

  治疗

  1.    全身治疗:

  卧床休息,输液,加强营养,用止痛及镇静剂,有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

  2.    抗生素治疗:

  可选用红霉素,氨卞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治疗,或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药物,或者使用一周后更换品种。中药应辨证处方,选用清热解毒方剂,以及其他对症药物。

  3.    局部治疗:

  初期仅有红肿时,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鱼石脂软膏、金黄散等敷贴。也可以碘附原液稀释10倍后每日涂布3次。同时静脉给予抗生素,减少病变范围的扩大。面部痈应减少说话和咬嚼动作。

  4.    手术治疗:

  经上述治疗炎症不能控制或表面出现多个脓点,呈紫褐色或已破溃流脓时应及时引流,并将炎症坏死组织彻底切除。常用“+”或“++”形切口,切口线应超出病变边缘皮肤,清除已化脓或尚未成脓、但已失活的组织;然后填塞生理盐水纱布,外加干纱布绷带包扎。术后注意创面渗血情况,必要时更换填塞敷料重新包扎。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改呋喃西林纱条贴于创面或伤口内使用生肌散,促使肉芽组织增长。较大的创面在肉芽组织长出来后,可行植皮术以加快修复。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治疗疖,以防感染扩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