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十二指肠憩室(duodenal diverticulum)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十二指肠憩室(duodenal diverticulum)是部分肠壁向腔外凸出所形成的袋状突起。直径从数毫米至数厘米,可为单发或多发,十二指肠降部多见。75%的憩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2cm范围内,故又称为乳头旁憩室。十二指肠憩室的确切发病率难以统计,因为很多憩室不产生临床症状,不易及时发现。本病多发生在40~60岁的病人,30岁以下较罕见。其发病率在性别中无差异。

  病理改变

  1、原发性(或假性)憩室是由于先天性十二指肠局部肠壁肌层缺损,憩室壁由粘膜、粘膜下层与结缔组织组成,肌纤维成分很少。好发于十二指肠乳头附近,因其是血管胆管、胰管穿透肠壁的部位,肌层很薄,肠腔内压力增高,粘膜可通过薄弱处向外突出形成憩室。

  2、继发性(或真性)憩室是由于十二指肠壁周围组织炎症造成粘连,瘢痕牵拉十二指肠壁而形成。多见于壶腹部。当憩室颈部狭小时,食物进入后不易排出,憩室内可形成肠石;因引流不畅、细菌繁殖可引起憩室炎,形成溃疡,导致出血甚至穿孔。壶妇周围憩室病人胆道结石发生率高,可引起胆管炎、胰腺炎发作。

  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憩室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仅10%患者出现症状,所发生的症状多是因并发症而引起。如因憩室内食物潴留引起炎症、溃疡时,出现上腹部饱胀、脐周隐痛,伴有嗳气和隐痛。疼痛无规律性,制酸药物也不能使之缓解。恶心或呕吐也常见。当憩室内充满食物而呈膨胀时,可压迫十二指肠而出现部分梗阻症状。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其后为胆汁,甚至可混有血液,呕吐后症状可缓解。憩室并发溃疡或出血时,可出现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呕血和便血,也可出现慢性小量出血导致贫血。憩室压迫胆总管或胰腺管开口时,更可引起胆管炎、胰腺炎或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憩室穿孔后,常波及腹膜后引发严重的腹膜后感染。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X线钡餐检查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腔外光滑的充盈区,立位可见憩室内呈气体、液体及钡剂三层影。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诊断率比较高。

  二、B超、CT可发现位于胰腺实质内的十二指肠憩室,因憩室内含有气体、液体与食物残渣,有时易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应注意鉴别。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的难点在于认定患者的症状是否为憩室所致,着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指征。上腹症状是常见的,十二指肠憩室在X线检查也是常见的,而有症状的十二指肠憩室却是少见的,单纯潴留也很少引起症状。鉴于这“二常二少”,不应把“上腹症状”轻率归因为十二指肠憩室。只有在经过详细深入的检查后,的确没有发现其他上腹器官疾病,二憩室甚大,外观不整齐,钡剂主流6小时以上不能排出,压痛明显者,才可作出诊断。

  治疗

  (一)治疗原则没有症状的十二指肠憩室毋需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症状而无其他的病变存在时,应先采用内科治疗,包括饮食的调节、制酸剂、解痉药等,并可采取侧卧位或更换各种不同的姿势,以帮助憩室内积食的排空。由于憩室多位于十二指肠第二部内侧壁,甚或埋藏在胰腺组织内,手术切除比较困难,故仅在内科治疗无效并屡并发憩室炎、出血或压迫邻近脏器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症、
    (1)症状确因憩室所致,且内科治疗无效;
    (2)十二指肠乳头憩室与胆道、胰腺疾病同时存在;
    (3)憩室发生出血、穿孔、十二指肠梗阻等并发症。

  2、手术方式
    (1)憩室内翻术:

  适用于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和横部、升部的小的单纯憩室。憩室经肠腔翻入后,于颈部结扎或缝合。

  (2)憩室切除术:

  较大的憩室以及有炎症、溃疡、结石的憩室以切除为宜。

  (3)憩室旷置术:

  原同时存在多个憩室并遇有切除技术困难时,可采用改道手术,即行BillrothⅡ式胃部分切除术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如术中一时寻找憩室有困难,可将十二指肠切开自腔内找到憩室开口,将其底部翻入肠腔进行切除处理。憩室切除后,应与肠曲的长轴垂直的方向内翻缝合肠壁切口,以免发生肠腔狭窄。

  3、手术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十二指肠瘘和胰腺炎。手术时要避免损伤胆总管和胰管。术后十二指肠的引流减压要确切有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