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荨麻疹性血管炎(Urticarial vasculitis)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荨麻疹性血管炎(Urticarial vasculitis)是由于炎性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血管炎变化,显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的表现。1973年MCDuffie首先报告,临床特征为皮疹为风团,持续时间长,伴低补体血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不明,有报告由于碘过敏,反复寒冷刺激,以及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过敏原引起的超敏性血管炎。显微镜下观察主要表现真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有较多的中性白细胞,可见核尘及红细胞外溢,血管壁有纤维蛋白样变性。直接荧光检查显示血管壁及周围有Ig及补体沉着。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可伴有不规则发热,继而皮肤出现风团皮疹,持续时间可达24~72小时,甚至几天不消失,风团上可有水疱及浸润。但无坏死,消退后遗留色素斑或脱屑,自觉痒感。可伴有四肢关节疼痛及肿胀、淋巴结肿大、腹部不适,晚期可出现肾脏损害。血管炎性荨麻疹常是皮肌炎、变应性血管炎、SLE等的早期症状,故应密切观察病程变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风团持续24小时以上伴有低补体血症,周围白细胞正常或增加,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血沉快,C4明显降低。组织学上有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表现即可诊断,可与红斑狼疮及慢性荨麻疹相鉴别。

  治疗

  首选皮质类固醇激素,防止肾脏损害,亦可用氨苯砜治疗。抗组织胺药治疗无效。中药可用加减四妙勇安汤等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