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夏秋季多发,有进食不洁食物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急性期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左下腹明显压痛。慢性迁延型病人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未愈者。重型有休克型、脑型及混合型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轻、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期可有贫血。
2.粪便检查
(1)常规检查:外观黏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每高倍视野多于15个)及红细胞。如见吞噬细胞更有助于诊断。
(2)病原学检查: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鉴别诊断
(一)急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1.急性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原虫为病原体。临床表现起病较缓,多无发热,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次数少,右下腹有压痛。大便量多,为暗红色,果酱样血便。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克雷晶体,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2.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症状多与急性菌痢相似,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病原菌。
(二)慢性迁延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1.结肠癌及直肠癌
癌肿继发感染可出现菌痢的表现,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久治无效。伴进行性消瘦。可行肛门指诊及进一步做钡灌肠、结肠镜检查协助诊断。
2.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可有反复的腹泻及脓血便,但抗菌药物无效。便培养无致病菌。可采用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黏膜脆弱易出血,有散在溃疡。晚期病人钡灌肠可见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改变。
(三)中毒型的鉴别诊断
1.休克型与其他感染性休克鉴别。
2.脑型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鉴别。通过粪便常规、培养、脑脊液及钩端螺旋体显凝试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