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简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夏秋季多发,有进食不洁食物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急性期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左下腹明显压痛。慢性迁延型病人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未愈者。重型有休克型、脑型及混合型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轻、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期可有贫血

  2.粪便检查

  (1)常规检查:外观黏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每高倍视野多于15个)及红细胞。如见吞噬细胞更有助于诊断。

  (2)病原学检查: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鉴别诊断

  (一)急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1.急性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原虫为病原体。临床表现起病较缓,多无发热,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次数少,右下腹有压痛。大便量多,为暗红色,果酱样血便。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克雷晶体,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2.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症状多与急性菌痢相似,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病原菌。

  (二)慢性迁延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1.结肠癌及直肠癌

  癌肿继发感染可出现菌痢的表现,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久治无效。伴进行性消瘦。可行肛门指诊及进一步做钡灌肠、结肠镜检查协助诊断。

  2.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可有反复的腹泻及脓血便,但抗菌药物无效。便培养无致病菌。可采用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黏膜脆弱易出血,有散在溃疡。晚期病人钡灌肠可见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改变。

  (三)中毒型的鉴别诊断

  1.休克型与其他感染性休克鉴别。

  2.脑型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鉴别。通过粪便常规、培养、脑脊液及钩端螺旋体显凝试验鉴别。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