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大多继发于肺结核,其次是骨关节结核及肠结核等。
1.病理型肾结核
结核杆菌多经血行感染,最初常是双肾同时受累,结核杆菌进入肾皮质的肾小球血管丛中,形成多发性粟粒状结核结节,由于肾皮质的血运丰富,抵抗力和修复力较强,大多均可自行愈合,临床上常不出现症状,称为病理型肾结核。
2.临床型肾结核
双肾皮质的粟粒状结核结节,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结核杆菌可经肾小球过滤到达肾小管,并在肾髓质的肾小管袢处停留,由于该处血流缓慢血运差,易形成结核病灶。继而病变经肾小管、淋巴管或直接蔓延并穿破肾乳头到达肾盏、肾盂,造成结核性肾盂肾炎,引起症状称为临床型肾结核。
3.肾结核的病理
结核结节主要系纤维组织增生、浆细胞、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围绕菌落的病灶浸润。病变逐渐扩大,几个小病灶彼此融合,中心坏死,形成干酪脓肿或空洞,甚至形成肾积脓,全肾被破坏。
4.输尿管结核及"肾自截"
输尿管结核结节及溃疡可使输尿管壁纤维化,输尿管增粗、僵硬,管腔呈节段性狭窄,引起梗阻以上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进一步加重肾的破坏和肾功能的丧失。少数病人由于输尿管完全闭塞,全肾广泛钙化,混有干酪样物质,结核杆菌不能随尿进入膀胱,膀胱的继发结核病变好转或愈合,症状逐渐消失,称为"肾自截".但肾内病灶仍然有潜在的危险。
5.膀胱挛缩及对侧肾积水
膀胱结核结节、溃疡、肉芽肿、纤维化,有时病变深达肌层,引起严重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使膀胱容量显著减少,即形成膀胱挛缩。膀胱壁的病变使对侧输尿管口狭窄并破坏其活瓣作用,导致尿液进入膀胱受阻或反流,及膀胱挛缩使膀胱内压力升高引起对侧肾积水。膀胱挛缩和对侧肾积水是肾结核常见的晚期并发症。
6.尿道结核
可来自前列腺和精囊结核,主要病理变化是结核性溃疡,纤维化,后尿道病变,狭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