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美国发现与性别相关的代谢物决定两性差异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在雄性蓝蟹体内发现了一种雌性蓝蟹体内不存在的代谢化合物。这是人们首次发现的仅存于单性动物体内的活性酶。研究人员据此认为,决定动物性别的原因除激素外,很可能还与特定性别代谢物有关。

  核磁共振仪能够测定某些同位素,如氢-2,碳-13和磷-31等,这些同位素原子在磁场中会与特定频率发生共振,而准确频率会随特定分子内化学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微小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在雄性蓝蟹的腮组织中,有一个磷-31原子具有十分明显的化学位移,这表明,雄性蓝蟹体内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磷化合物。

  研究人员完成了对该磷化合物分离后,确定其为膦酸2-氨基乙酯,它是一种少见的但同时又早已登记入册的代谢物,但却不是激素。为保证这一发现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对6个不同时期在美国切撒皮克海湾和佛罗里达海湾沿岸捕获的蓝蟹腮组织进行了检测,发现这些蓝蟹的检测结果均相同,从而认定雄性蓝蟹体内确实存在膦酸2-氨基乙酯,而这一化合物现在雌性体内并不存在。

  伊利诺斯大学研究资源中心核磁共振实验室主任、研究主要报告人罗伯特。克勒普斯认为,在动物和人类的发育中,人们普遍认为,体内激素量的不同是两性变化的基本原因。人们过去从来没有发现还存在着与特定性别相联系的某种代谢物,这是一种具有重要潜力的生化现象。他表示,人们或许可以推断,特定性别代谢物的存在或缺乏会影响动物的发育。两性间在某些方面(如心脏病易感度或寿命)的不同,可能是由于存在或缺乏某种代谢物所致。

  研究人员将进一步研究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动物的代谢,以期能发现类似的现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