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体重儿是指胎儿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由于体重低,各脏器不成熟,免疫力低下,病死率较高。通过正确治疗和精心护理,可使极低体重儿的病死率明显降低。我院2002~2006年共收治极低体重儿5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儿,男28例,女22例,胎龄最小26周,最大36周,平均30.5周。出生体重<1.0kg3例,<1.5kg47例:产前窘迫11例,产时窒息19例,胎膜早破18例,其他围产期高危因素2例;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暂停28例,高胆红素血症30例,感染7例,其他并发症8例。住院天数最短11天,最长31天,平均21.5天。
2入院护理
2.1及时观察病情极低体重儿病情复杂,变化快,应该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同时需随时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心率及吸吮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备好抢救药及抢救物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
2.2积极保暖极低体重儿由于体温中枢发育不全,导致体温升降不恒定。由于体重过低,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以及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差,体表散热大于产热。汗腺功能不足,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因素影响,故保暖已成为挽救低体重儿早产儿生命的重要内容。要迅速给予暖箱保暖,将暖箱预热,待暖箱温度恒定后,将患儿放入箱内,测体温q4h,调节箱温并记录,使早产儿体温维持正常范围,密切观察早产儿在暖箱内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每日的治疗及护理应集中进行,避免反复操作而增加散热。诱发寒冷损伤综合征。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呼吸中枢未成熟,肺泡少,呼吸肌发育不全,常出现呼吸暂停或紫绀。护理中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备好吸痰器,必要时及时彻底地吸出痰液以及口鼻腔内的分泌物,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暂停,可采用托背,刺激皮肤等方法,使小儿啼哭,使呼吸暂停消失,如不能恢复,使用简易复苏囊复苏。
2.4注意合理喂养由于极低体重儿吞咽反射差,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差,喂养困难,最好用母乳。无条件者喂早产儿配方奶粉,生后4h试喂5%葡萄糖水2ml.间隔2h1次。12h后喂1∶1奶2~4ml,开始每次3ml,每2h一次,逐渐增加奶量,以不发生呕吐、腹胀为原则。生后4h静脉给葡萄糖,给予支持疗法。如有腹胀、呕吐,应暂停喂养。密切观察大便及呕吐的质、色、量及次数。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无吮乳反射、吞咽困难者可用胃管注射喂养,不能喂养者可用静脉高营养。2.5预防感染极低体重儿抵抗力能力较低,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医护人员严格洗手,加强患儿口腔、皮肤、脐部护理。婴儿用一次性尿布纸巾,浴巾、衣服、床单须高压灭菌。氧气湿化瓶每天更换。尽量减少有创检查和治疗。如有感染迹象及时应用抗生素。
3体会极低体重儿的护理需要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护理技术,护士的及时发现问题和精心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健。通过50例极低体重儿的护理,认为把握每一护理环节,是我们每一个护士必需掌握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