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炎炎夏日防治足癣

  夏季是脚气患者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因为此时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而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2℃~36℃,湿度95%~100%,pH值5~6.5.也就是说夏季的温度、湿度很适合真菌生长。

  足癣是由浅部霉菌感染脚部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多发于脚趾缝,脚趾间有小水泡、丘疹或糜烂,皮肤湿润、发白,水泡溃破后有黄水渗出,并从感染部位向四周扩散,进而出现脱屑。这是因为趾间缝隙小,汗液一时难以蒸发,适合于霉菌繁殖,这是湿性脚气又称“香港脚”。还有一种干性脚气,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常常比较容易皲裂。干性和湿性脚气可单发,也可两者同时存在,反复发作,奇痒难忍,在夏季还特别容易引发感染。

  如何有效预防脚气的复发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常洗脚勤换袜,鞋子也要勤晒勤换。脚洗好后要擦干,以保持脚部的干燥。鞋应透气、吸汗,勿连续两天都穿同一双鞋。经常让鞋子晒晒太阳。如出现皮肤开裂、流脓及间歇性的灼热感等症状,不要在脚上覆盖任何东西,使脚部充分暴露。另外,脚趾甲是霉菌最喜爱的繁殖地,因此至少应每2~3天清理一次指甲垢,洗脚时忌用碱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趾缝紧密的人可以穿五指袜。此外,足癣患者还要注意忌食辣椒、生葱、生蒜等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最好不要饮酒,要多吃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

  简单易行小验方:

  1.风油精外用,每日擦患处1~2次。

  2.黄柏、苦参、土茯苓、防己、雄黄(少许)、五倍子、滑石、硫黄、山柰、花椒、苦丁香(少许)、檀香各适量水煎浸泡,一日两次,用于脚气、脚臭、脚汗过多者。

  3.如有细菌感染者,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外涂克霉唑软膏,一天1~2次,必要时可内服抗生素。

  4.用秦皮、木槿皮、黄柏、龙胆草、丁香、地丁、花椒、苦参、败酱草、公英、柳树叶、连翘各适量,浸泡几小时,再煎煮20分钟左右。每天用温热药液清洗患处1~2次,洗后晾干过一会儿再冲掉药液。在皮肤未破没出现感染的情况下,可加土槿皮、苦楝皮、乌蛇各10克,效果会更好。也可将上述诸药共研成粉末,撒在鞋中起防治作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