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醉酒是中毒——施救勿延误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酒,是席桌上的常“客”。酒桌上流传着一句俗话:“脸越红,越能喝。”真的是这样吗?

  例:张翰林万万没想到,他年轻的生命会结束在一场同学聚会上。那是他们高中同学的一场聚会,同学久别重逢,高兴之余,喝酒是免不了的。翰林有个“毛病”,几杯酒下肚,通常是满脸通红。这次也不例外。平时遇上这种情况,他都会有所节制,但这次,一来由于心情特别高兴,二来误信“脸越红,越能喝”的说法,所以,他又喝了一个通场,醉得不省人事。朋友们也都认为,醉酒常事,睡一觉就好,都没有在意。谁知,翰林却真的“一醉不醒”。

  如果翰林知道喝酒脸红是中毒的表现,如果朋友中有人知道醉得不省人事是中毒的表现,如果有人知道醉酒后的急救方法,这个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醉酒,医学上又称酒精性中毒,它主要由于过量饮酒引起。现代对酒精性中毒做了很多研究,发现它主要与遗传、身体状况、心理、环境和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就每个人而言,差异较大,但是,遗传常被认为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喝酒会脸红,有的人却没事。

  生活中,很多被当作“正常醉酒”的现象,其实这是酒精性中毒的表现。您不妨看看自己是否出现过这些情况:

  吃抗生素后千万别喝酒

  服用抗生素还饮酒的话,无异于自酿苦果,像“先锋六号”这类头孢类抗生素,其药物成分会抑制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造成酒精在体内蓄积,损伤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器官,引起机体的毒性反应,即使少量的酒精和这类药物混合,也可能导致中毒,产生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头痛,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需要特别提醒:对于大部分西药来说,服药前后千万别喝酒,就连果酒和啤酒也不行。

  面色发红,自觉身心愉快

  谈话滔滔不绝或寂静无言

  动作逐渐笨拙

  身体摇晃失去平衡

  步履蹒跚

  语无伦次,含糊不清

  有恶心、呕吐、打嗝和嗳气

  昏睡

  颜面苍白

  皮肤湿冷

  呼吸缓慢而有鼾声

  脉速,体温偏低

  紧急!救治及时可防“醉死”

  “过饮不节,杀人顷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醉酒夺命的迅速。醉死是乙醇(酒精)急性中毒的直接结果。因为乙醇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如果血液中的乙醇含量过高,延髓受到抑制,则可能在顷刻之间引起呼吸麻痹,导致死亡。实验证实,乙醇急性中毒的致死量为250~500克。

  目前,虽尚无理想的特效解药治疗酒精中毒,但是,如果能早期识别中毒表现,及时采取措施,对症处理,则可以避免醉死。

  一般说来,酒精中毒按程度常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每期的表现不同,处理措施也不尽相同:

  轻度:饮者常有兴奋的表现,大多表现出面色发红,自觉身心愉快,说话爽直,毫无顾忌。有时则表现为粗鲁无礼,常感情用事,喜怒无常。有的人表现出滔滔不绝地谈话,有的则表现很沉默,寂静无言。

  处理:立即停止饮酒。

  提醒:饮酒时记住四个“最佳”。

  中度:饮者常有共济失调的表现,表现出动作逐渐变得笨拙,比如,倒酒不稳,身体摇晃失去平衡,步履蹒跚,语无伦次,含糊不清。

  处理:此期除了不能再饮酒外,还要立即让其离席休息,嘱其多饮白开水,让乙醇尽快从尿中排出,以减轻中毒症状。

  重度:饮者常处于昏睡期,表现出颜面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发紫,呼吸缓慢而有鼾声,脉速,体温偏低。此外,还可有恶心、呕吐、打嗝和嗳气等症状。

  处理:立即送医院抢救,入院前(或途中)要有专人照顾,注意不要让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