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看病先“初筛”——日诊量翻番

  暑期以来,儿童医院外的帐篷和地铺一直引人注目,但最近它们却消失了。自7月31日医院神经内科设立“初筛门诊”以来,医院不再限制普通号数量,初筛对排队盲目挂专家号的求诊者进行了有效分流。前(3)日,据院方统计,“初筛门诊”设立的一个月内,神经内科接诊患者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84%.

  月接诊人数同比增84%

  前日下午5时许,儿童医院地下车库空地空无一人,这里曾是很多连夜挂号的外地患者家属打地铺的好地方。

  挂号难一直是儿童医院和患者头疼的问题,神经内科挂号问题尤为突出。7月31日起,神经内科尝试实行“初筛门诊”,早7时至16时放号,普通号不再限数,每小时放号40个,所有患者要先经过初筛。

  一个月过去了,院方统计发现,初筛门诊不仅让患者节省了挂号看病的时间,还提高了医生接诊的效率,月接诊人数为7574人,比去年同期的4107人增加了84%.

  “对付号贩子蛮有效”

  神经内科副主任吕忠礼说,初筛时,医生可让病人先完成必做的检查,对病情做初步诊断。不属于神经内科的病人,分流到应去的科室。病情较轻的,初筛门诊就能治疗;病情严重,需要专家诊治的,初筛门诊随时联系专家,快的话一天内就能看上。“原来每天看200多人,现在是四五百人,快了不少。”

  由于要凭化验收费单来预约复诊,号贩子也无计可施。据院方透露,在设立“初筛门诊”的第一天,约有20多个号作废,这些都是号贩子所持有的号。“这方法对付号贩子还蛮有效,几乎没有他们插手的地方。”

  昨日下午3时许,来自东北的徐女士带着儿子走进初筛门诊。徐女士说,儿子不会走路,看了好多医院没效果,她怀疑是神经方面的问题。来儿童医院挂号前,她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听说要打地铺排号,没想到今天来挂号这么快。”徐女士说,来了就能挂上号,两小时后便轮到儿子看病。徐女士认为,“初筛门诊”对弄不清病因的患者来说,确实省时省钱。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