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病人精神委靡、食欲下降。
护理目标:
1病人能描述排斥反应的早期自觉症状。
2病人能配合实施预防和诊断排斥反应的措施。
护理措施:
1为预防急性排斥反应,遵医嘱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
2向病人介绍和解释有关排斥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1次,尤其注意心电图QRS波低电压的表现(与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
4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与尿量。
5定期抽血测定体内环孢霉素A之浓度(于用药前1小时进行),以便及时观察疗效和药物毒性反应。
6每天抽血测定白细胞计数、T细胞计数等,以利及早发现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如发现白细胞过低,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必要时可配合使用升白细胞药物。
7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病人若有细微的情绪改变,如失眠、烦躁等症发生,均应及时通知医师,考虑是否有排斥反应发生。
8向病人解释实施某些特殊检查的目的,以取得其配合,如心脏移植病人术后行心内膜活检,以诊断排斥反应。
9一旦发现排斥反应,应遵医嘱积极对症处理,如镇静、镇痛、抗感染、维护各重要器官功能等,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以便切除无功能移植物。
重点评价:
1病人是否出现了早期排斥反应的症状与体征,如疲倦、脉律不整、呼吸急促等。
2病人对排斥反应的了解程度。
3用药效果。
五、知识缺乏:出院后自我保健知识
相关因素:
1病人从未接受过此种手术治疗。
2缺乏知识来源。
主要表现:病人多疑、担心,对医护人员有依赖感,害怕出院。
护理目标:
1病人了解康复治疗与自我护理的重要意义。
2病人掌握出院自我保健知识。
护理措施:
1嘱病人留下联系电话,并记住医院电话,以便出院后院方随时追踪、指导,病人可随时咨询。
2尽量少出入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适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3根据病情适当安排好生活与工作,避免剧烈运动与强体力劳动,防止受伤。
4生活起居应有规律,适当加强营养,禁食烟、酒等强刺激物,避免暴饮暴食,但不能偏食,不要过分忌口。
5教会病人自我监测移植器官的主要功能,如肾移植病人严密观察尿量、肝移植病人注意黄疸是否加深等。
6教会病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法及毒副作用的观察。具体用药及用法、注意事项详见器官移植个论中的相关内容。
7嘱病人定期来院复查。
8移植术后出院又患其他疾病,病人在就诊时应向医师说明手术史,以便妥善检查与处置。
重点评价:病人掌握器官移植术后出院保健知识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