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临床药物治疗 > 正文

药学论文——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群英 牛云茜

  [摘要]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心肌炎伴有室上性早搏患者144例分为3组,对照组50例,仅予辅酶Q10 mg,每日3次;普罗帕酮组45例,在应用辅酶Q基础上予以普罗帕酮150 mg,每日3次;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49例,在辅酶Q基础上联合应用参松养心胶囊3粒,每日3次,以及黄芪颗粒15 g,每日2次。治疗3 个月,观察室上性早搏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结果: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治疗室上性早搏总有效率79.59%,显著高于对照组(24.00%,P<0.01),而与普罗帕酮组(8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26.00%,P<0.01)及普罗帕酮组(46.67%,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2%,P>0.05),而显著低于普罗帕酮组(22.22%,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疗效佳,与普罗帕酮疗效相近, 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心肌炎;室上性早搏;治疗

  Effect of Shensongyangxin and Huangqi on supra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tis ZHANG Qun-ying, NIU Yun-qian, YANG Jing, YIN Yue-lan; CHEN Bai-ro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51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hensongyangxin and Huangqi on supra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tis. Methods:Patients were devided into 3 groups. Control group:50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coenzyme Q; Propafenonc group:45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propafenonc besides coenzyme Q; Shensongyangxin and Huangqi group: 49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shensongyangxin and huangqi besides coenzyme Q.Results:Shensongyangxin and Huangqi significantly decresed supraventricular premature by 79.59% compare with 24.00% of control group(P<0.01),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rent with that of propafenonc group(80%, P>0.05);It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symptoms by 93.88% compare with 26% of control grouop(P<0.01) and 46.67% of propafenonc group;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Shensongyangxin and Huangqi was 6.12%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2.00% of control(P>0.05) an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2.22% of propafenonc group(P<0.05)。Conclusion:Shensongyangxin and Huangqi can decrease the supra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and sympotoms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tis safely. [Key words] Myocarditis;Super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Therapy

  心肌炎为病毒侵犯心肌后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和心肌间质改变的一种疾病,近几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多,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的“心悸”、“咳喘”、“痰饮”、“水肿”等范畴。主病在心,日久伤阴耗气而致。因现阶段的医学科学水平对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故近年来此病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心律失常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严重者可影响血流动力学效应,出现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引起猝死。因此,正确处理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抗心律失常的西药虽然能快速控制心律失常,但长期使用有严重的致心律失常和增加病死率的危险。如何合理治疗心肌炎心律失常引起了国内外心血管病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已有报道参松养心胶囊对控制室性早搏有很好的疗效[1,2],但其对室上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如何尚鲜见报道。本文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分析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并随诊的符合心肌炎诊断,且伴有室上性早搏的患者144例, 其中男67例,女77例,病程2~30 d. 1.2诊断依据心肌炎诊断标准按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发病前1~3周病毒感染;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心电图有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伴或不伴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排除其他心脏病及心外因素。

  1.3排除标准①病因不明的早搏,合并糖尿病、哮喘、肺源性心脏病等其他系统性疾病; ②心功能Ⅲ~Ⅳ级者;③合并严重肝、肾、血液系统原发病或精神病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方法1.4.1实验分组将入选者分为三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5~37岁,平均(23.45±4.63)岁,该组患者仅应用辅酶Q10 mg,每日3次;普罗帕酮组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7~38岁,平均(24.01±5.13)岁,该组患者在应用辅酶Q基础上予以普罗帕酮150 mg,每日3次;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49例,其中男23例,女26 例;年龄(12~35) 岁,平均(23.21±5.32)岁,在应用辅酶Q基础上联合应用参松养心胶囊3粒,每日3次,以及黄芪颗粒15 g,每日2次。三组患者用药均为3个月。

  1.4.2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行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观察ST-T 改变及心律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症状、心肌炎再发及药物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新出现的其他心律失常等。治疗前行心肌酶检查,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末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1.5疗效判定标准早搏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5 年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动态心电图检查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有效:动态心电图检查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动态心电图检查,早搏次数减少小于50% ,无变化或加重。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较治疗前缓解90%以上;有效:症状较治疗前缓解50%以上;无效:症状较治疗前缓解小于50%,无变化或加重。

  1.6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统计软件采用SPSS 11.5. 2结果2.1各组间对室性早搏的疗效比较普罗帕酮组治疗室上性早搏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4.0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治疗室上性早搏总有效率(79.59%)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与普罗帕酮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各组临床症状的疗效比较3 组症状的疗效分析显示普罗帕酮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4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26%,P<0.05)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3.88%,其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P<0.01)。

  2.3 各组不良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仅有1例胃肠道反应(胃胀和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普罗帕酮组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胃胀和腹胀) 6例,头昏2例,心悸加重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 % ,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46,P<0.01);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胃胀和腹胀)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28,P>0.05),而显著低于普罗帕酮组(χ2=4.64,P<0.05)。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其发病机制与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及免疫损伤引起细胞内自由基增多而损伤心肌有关, 临床上约90% 左右是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常见症状,而又以室性及室上性早搏为多见。西医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一直是用来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3],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及维拉帕米等药物的应用可使室性及室上性早搏显著减少,但总死亡率上升,以及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引起新的心律失常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心律失常治疗最令人关注的是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对于室上性早搏,其本身对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影响较小,多是由于患者心悸症状较重,才需要控制,而如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现较大的副作用,则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及痛苦。故而找到一种既可减少室上性早搏、减轻症状,且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要问题。有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早搏有较好的疗效,而其对室上性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参松养心胶囊有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茱萸、酸枣仁、桑寄生、丹参、赤勺、土鳖虫、甘松、黄连、龙骨等十余味中药组成,其中前三味为生脉饮,益气养心阴;酸枣仁、龙骨宁心定悸;山茱萸、桑寄生补肝肾以固本;丹参、赤芍、土鳖虫、甘松,益气活血;黄连泻火宁心,从而达到益气养心、活血宁心定悸的作用。参松养心胶囊针对心悸病症以虚为本、兼见瘀热的特点,以生脉散为基础,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标本兼治,开辟了以络病学说治疗心律失常的新途径。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所含甘松具有的缬草酮具有膜稳定作用,能延长动作电位时间,打断折返激动,因此能有效治疗早搏等心律失常, 甘松缬草酮与甘松挥发油具有膜的抑制及延长心电位作用,直接抑制心肌、延长心房不应期,使心率明显减慢,提高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4];黄连素亦具有不少治疗心律失常的报道[5],其中含有的小檗碱有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上对房早、室早、房颤等心律失常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有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提取干粉溶液对IK1 、Ito和Ik 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阻滞作用[6].上述可能即为其抗心律失常和心肌保护作用的药理机制。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范畴,目前已知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选用辅酶、肌苷等。黄芪注射液是黄芪提取物,含有黄芪皂苷、黄芪多糖、异黄酮类化合物及硒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保护心肌的作用[7];同时黄芪可降低心肌中病毒,明显减轻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和缩小心肌坏死面积[8];改善心肌细胞的异常电活动,防止钙超载,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9].

  本文比较联合应用参松养心胶囊及黄芪颗粒与普罗帕酮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的疗效,结果显示普罗帕酮减少室早总有效率为80 %,此结果与谭桂英等的研究结果相似[10].参松养心胶囊及黄芪颗粒治疗组减少室早总有效率为79.59%,与普罗帕酮组相似,均显著高于仅应用辅酶Q的对照组。提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室上性早搏总有效率可达到与普罗帕酮相同的效果。

  本文在对临床症状的观察中发现,普罗帕酮组对于改善心悸、胸闷等症状的总有效率为46.67%,而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改善症状的总有效率可达93.88%,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及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普罗帕酮可减少80%的室上性早搏,但仅可缓解一半左右的症状,仍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室上性早搏得到控制,但症状未能缓解,未能很好地达到治疗目的。而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不仅可控制近80%的室上性早搏,还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室上性早搏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但临床症状缓解,使93.88%的症状得到缓解,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与普罗帕酮相比,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的临床症状缓解率是普罗帕酮的2倍。

  另外,普罗帕酮引起不良反应率达22.22%,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而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表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治疗室上性早搏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由上述可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疗效佳,与普罗帕酮疗效相近, 且不良反应少,与普罗帕酮相比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建刚,曹克将,李东野,等。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7,6(3):138-140.

  [2]张爱君,邱清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8,46(2):72-73.

  [3]熊为国,陈新,陈明哲。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9(6): 464-468.

  [4]黄伯舜。甘松的临床应用心得[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4):283.

  [5]易京红。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J].北京中医,1999,(18)4:55.

  [6]李宁,吴相锋,马克娟,等。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07,6(3):133-137.

  [7]李双杰,张召才,陈瑞珍,等。黄芪甲苷治疗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7):681-683.

  [8]李双杰,张召才,陈瑞珍,等。病毒性心脏病细胞凋亡与纤维化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1):36-38.

  [9]陆曙,张寄南,杨笛,等。黄芪总皂苷影响病毒感染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力及其基因表达[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2):953-954.

  [10]谭桂英,李英,李风艳,等。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4,38-39.,38-39.,38-39.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1年新课

880起

查看详情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