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
1.先天遗传性
(1)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酶异常:糖无氧酵解中酶的缺陷(如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磷酸己糖旁路中酶的缺乏(~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常因服蚕豆伯氨喹等氧化药物或感染诱发溶血;其他有关成分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3)珠蛋白链异常:肽链量的异常(Q地中海贫血B地中海贫血)肽链结构异常(聚合性血红蛋白病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2.后天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二)红细胞外在因素
1.免疫性
(1)自身免疫性:温抗体型(急性特发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慢性特发性温暖型抗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症状性温暖型抗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抗体型(特发性慢性冷凝集素病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状性冷凝集素病人)
(2)同种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溶血性输血反应Rh血型不合溶血性输血反应
(3)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见于对氨水杨酸异烟姘利福平奎尼丁非那西了氨基比林磺胺类药氯丙嗪氯磺雨脲胰岛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2.非免疫性
(1)机械因素(红细胞碎片综合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溶血性贫血
(2)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疟疾败血症等
(3)生物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蛇毒毒蕈等
(4)药物及化学品所致溶血性贫血
(5)脾功能亢进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7)电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