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略论穴位定喘法根治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系儿童肺部痰患。其症状哮似喉中如水鸡声,喘指气喘时鼻息声高气粗,《医学正传》指出:“哮以声音言,喘以气息言,”哮必兼喘,故名哮喘。

  儿童哮喘一患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主要是肺有伏痰,张景岳谓之夙根,夙根即成,一旦感邪,宿疾即发。

  治疗儿童哮喘要掌握儿童生理特点:儿童肺系娇嫩,肺肾常不足,卫表每见不固,易感外邪;元阴未充,阳火易动,阳气柔弱,不耐风寒;稚阴稚阳体,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故治疗用药要轻灵,防止太过。

  治疗儿童哮喘重在肺肾,其病位在肺,本在肾,发作期宜治肺,缓解期宜治肾。

  治肺要掌握宣化清肃。宣为宣肺,化为化痰,清为清热,肃为肃降。肺气闭阻,哮喘不宁声音嘶哑,以宣肺为主;痰浊阻肺,哮音亢进配合化痰;寒包火热从寒化则清热;喘而上气呼吸急迫佐以肃降,用药宜辛开苦降。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秘结会影响肺系升降功能,故通腑可以治肺,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哮喘效果。

  治肾应注重益肾培元,益者补也,元者元气。肾为水火之宅,主封藏,有补无泻,内藏元阴元阳,阴阳协调,阴平阳秘,故补肾要掌握阴阳平衡。

  元气归于肾,肾为诸脏阴阳之本,肾气不虚元气不衰,元气不虚诸脏气不衰。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益肾培元补其肾,肾气不虚水不泛痰,元气不虚,肺宣发肃降有序,痰不可贮,脾运化输布有职,痰不再生,此不治痰治痰之上策也。

  痰为哮喘之根,宣化清肃,益肾培元,义在治痰,痰不再生,伏痰自去;夙根何成,再结合穴位定喘使全身气血平衡,免疫全面提高,儿童哮喘自然彻底根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