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

  骨感染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全身症状起病急,开始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多有弛张性高热,可达39-40℃,有时并发寒战,脉搏快,口干,食欲不振。可有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患儿烦躁不安,严重者可有谵妄、昏迷等败血症表现。早期有局烈疼痛和搏动性疼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惧怕移动患肢。患部皮温增高,有深压痛。数日后,局部皮肤水肿、发红,为已形成骨膜下脓肿。脓肿穿破骨膜进入软组织后,压力减轻,疼痛缓解,但软组织受累的症状明显,局部红、肿、热、有压痛,并可出现波动。

  治疗:早期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慢性治疗釆用手术清除病灶,摘除死骨,清除增生瘢痕和肉芽组织,消灭死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配合中药治疗,达到治愈目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