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冬病夏治,顺时养生

  中医养生理念坚持以预防为重心,养生为核心,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

  以前冬天的时候,不少人手足上长冻疮,一开春就慢慢地自然痊愈。有的医生会建议您在夏天的时候用生姜或者辣椒用力摩擦手足,到了来年冬天,冻疮就不会复发了。这就是典型的“冬病夏治”。

  《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木,坏其真也。”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人体阴阳和自然界阴阳变化是相一致的,人应在春夏时节保护体内阳气的生长,以顺应自然阳气的生长;在秋冬之时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阴气得以收藏。如易患冻疮之人,多为体内阳气不足,入冬以后,体内阴寒之气渐盛,血液循环就受到阻碍,肌肤失于濡养,冻疮则生。如果在春夏阳气旺盛之际,用生姜等摩擦手足,一方面借助夏季阳气生发,人体阳气随之旺盛,体内凝寒之气易解,可以扶阳祛寒;另一方面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到冬天体内就有足够的阳气去对抗阴寒之气,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冬病

  一般是指易于在冬季发病或者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是人体易于受寒气侵袭的疾病。常见的“冬病”,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这些疾病发作呈明显的季节性,并且在秋冬季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

  夏治

  就是针对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在夏天的时候进行对症治疗,以期通过改善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使冬天发病率降低或减缓病情的目的,坚持数年后,有些疾病甚至可以根治。

  冬病夏治

  属于中医的内病外治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敷贴疗法。通常采用药物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敷贴,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和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并可针对个体体质不同,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等药物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通顺畅,水谷精微输布正常,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目前,我国各大中医医院均开展“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根据“天人相应”原理,在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进行治疗。三伏天时,日照长,温度高,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此时顺时就势进行穴位贴敷,以摄取阳气于人体,有助于扶正固本,防治“冬病”。临床观察发现,凡经过3年或3年以上治疗者,其疗效较断续或只做1年者为好。

  “冬病夏治”疗法可以协调人体阴阳达到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作几率,确实是一种以预防养生为理念,具有简、便、廉、验优点的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