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桑拿天” 警惕热伤风2

  空调温度设定不要太低

  天热,人们喜欢待在空调房间里,有的办公室的空调温度调得很低,时间长了,人体被吹得四肢发冷,加之门窗紧闭,室内通风又不好,空气不新鲜。如果下班出门被热气一蒸,冷热骤变,很容易引发热伤风。建议房间内使用空调时,温度设定要适宜,既舒适、节能又环保的室温应该是26摄氏度左右,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7摄氏度为宜。睡眠时还应再高1—2摄氏度。办公桌最好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的地方。应该减少待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适当在外面走走,加强耐热锻炼,回到家后最好尽量少用空调,尤其不要大汗淋漓就直接冲进空调房或对着电扇吹。应先换下湿衣,擦干汗水。

  食宜清淡,不过食生冷

  饮食应以清淡口味为主,避免过食生冷和油腻辛辣的食物,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贪凉。因为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血管扩张,气血趋向体表。正如《素问。时刺逆从论》所说:“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从而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人体的肠胃往往变得“脆弱”,表现为消化液减少,胃酸降低,食欲不振,如果大量吃冷饮、吃过多清凉食物,容易伤及脾胃阳气,造成运化失调,湿邪阻滞气机,易患腹泻和感冒。可以增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草头、百合、马兰、莴笋、黄花菜、慈姑。这些食物味苦或微苦,既清心除烦,健脾祛湿,又增进食欲。

  另外,多饮水也很重要。但是,不要在大汗后,一口气喝大量水,要少量多次,以利于人体吸收;尽量不要喝温度过低的饮用水。人体的体温通常较高,冰饮料、冰水、冷饮等的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30摄氏度左右,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从而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和杀菌力,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正常人喝的饮料温度以8—14摄氏度为宜。在炎炎夏日里,可以把白开水或饮料放到冰箱里稍加冷藏,但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感觉不冰手时再饮用。

  充足睡眠,劳逸结合

  夏季由于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易伤心神,加之暑热耗气伤津,如果整天待在家中或单位,不活动,容易造成人体的免疫功能减低,导致感冒的发生。所以,在夏天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中午小憩一会,半个小时左右,以利消除疲劳,焕发精神。当然,在适当休息后还应配合适量的运动,“生命在于适度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可以使气血流畅,养生祛病。无论从事何种运动项目,以不疲劳,不出大汗为宜;还要强调一点,感冒期间不要运动,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增加机体消耗,降低了抵抗力,反而会使病情加重。重在平时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情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当遭遇持续高温时,人体便处于“易激惹状态”,中医有“暑必伤心”之说。炎热的暑气最易扰乱心神,可出现心悸、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发火等情绪变化。经常失眠,发怒的人容易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机体杀伤、吞噬病源微生物的能力削弱,给无孔不入的呼吸道病毒以“可乘之机”。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豁达的心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热感冒的功效。诚如《素问。气调神大论》云:“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的秀美,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