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针灸治疗面瘫疗效佳

  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麻痹,也有老百姓直接称为“面瘫”、“面歪”。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现代西方医学一般认为是茎乳孔(面神经管)内组织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和水肿,使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脉络空虚,风寒或湿热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所造成。

  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起病突然,患侧面部发紧或板滞,或有耳后疼痛,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流泪,鼓腮时漏气,口角易流涎,笑时口角向健侧歪斜,吃饭时常嵌留饭菜在齿颊之间,有的可伴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

  针灸治疗面瘫最佳时机

  一般经验认为,应该在发病的3~5天后开始针灸,并配合一些抗病毒的药物、营养神经的维生素类药物,能取得满意疗效。

  在发病的头几天,病情尚未稳定,甚至症状还会加重,这时,病人处于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炎症渗出的水肿期,面神经在骨道中受压时间越长,损伤越大。因此,应及时使用药物,有的可考虑选最快的用药途径,如静脉注射、穴位注射。

  发病3~5天可加上针灸疗法。针灸能祛风消肿,疏通经络,扶正驱邪。选用合适的穴位针刺,治疗第7~10天后,可加上梅花针治疗。在发病一周后还可加上磁灯照射治疗,促进气血运行以加快康复。中医的针灸疗法讲究辨证施治,针对一些受风寒的面瘫病人也可考虑用艾灸、拔火罐等治疗方法。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提醒注意的是:局部治疗不可急于求成,有些病人治病心切,电针时一定要把电流加大一点,针灸完了接着又去做物理治疗,这样局部刺激量过大,反而容易引起面瘫后遗症或继发面肌痉挛,给治疗带来更大的麻烦。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眼睛,由于眼睑闭合不良,眼结膜和眼角膜不能很好地受到保护和湿润以及清洁,因此容易继发感染,所以要注意避免风直接吹眼,常滴眼药水,涂眼膏,尤其是睡前,要有意识地用手法帮助把眼睑按下,做好闭眼动作,或戴上眼罩以保护好眼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