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龙胆、条叶龙胆的根部。主要含龙眼苦甙成分,含量为90%左右,有除肝胆实热、除下焦湿热、健胃功效。主治高血压,耳鸣,目赤肿痛,胸肋痛,胆囊炎,湿热黄胆,急性传染性肝炎,膀胱炎,阴道湿痒,疮疖痈肿等症。主产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二)植物特性多年生草本,通常暗绿色稍带紫色,高达30~60厘米,根状茎短,周围簇生多数细长圆柱状根,根稍肉质,土黄色或黄白色。茎直立,单一或2~3条,不分枝,近四棱形,鳞片状,其余单叶对生,无柄,2叶基部合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5~6厘米,宽2~2.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宽阔,圆形或换形,全缘,边缘粗糙,上面暗绿色,有时带紫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光滑,主脉3条或5条。秋季开蓝色花,聚伞花序密集枝顶和叶腋,无共经梗,被数片项叶所包围;苞片披针形;花萼5深裂,裂片近条形,边缘粗糙;花冠筒状钟形,长4~5厘米,裂片5;三角卵形,顶端尖,裂片间有褶,先端短三角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稍下处;雌蕊1,子防上位,窄长圆形,柱头短,2裂。蒴果细长梭形,有柄,含多数种子,成熟时2瓣裂。种下条形,周边具翅。
(三)生长特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土壤要求不严。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轻黏土、腐质土为好,不易高燥和阳光直射强烈的地区栽培。地整好后,翻耕,施农家肥。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龙胆种子细小,千粒重约24毫克,萌发要求较高的温湿环境和光照条件。25℃左右7天开始萌发,幼苗期生长缓慢,喜弱光,忌强光。生产上种子繁殖保苗有一定的难度。一定要精耕细作,加强苗期管理,保持苗床湿润,用苇帘遮光。
(2)分很繁殖法 秋季挖出地下根及根茎部分,注意不要损伤冬芽,将根茎切成三节以上段,连同须根埋入土里,覆土,保持土壤湿润,第二年即可长成新株。
(3)扦插繁殖 花芽分化前剪取成年植株枝条,每三节为插穗,剪除下部叶片,插于事先准备好的扦插苗床上,立即浇水,土温18~28℃约3周可生根,成活率和达80%左右。
3.田间管理 龙胆幼苗生长缓慢,生长年限长。苗期应及时除草,春季干旱时应灌水,雨季注意排水。花期追肥,如不留种,8月花蕾形成时应摘蕾,以增加根的产量。植株枯萎后清除残茎,再在畦面上盖3~5厘米粪土,以保护越冬芽安全过冬。
4.病虫害防治 褐斑病、斑枯病、花蕾蝇等可用常规方法防治。
(五)采收加工龙眼于种植3年后开始采收。采收季节以秋季或春季为好。用叉子或铁锹依次泛起,龙胆根系长而脆,控时易折断。3年以上植株每平方米可收鲜根2.5千克左右。挖出的鲜根洗去泥土,必须阴干,至七成干时将根条顺直,捆成小把,再阴至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