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中药鉴定 > 正文

中药鉴定学——附子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产地」四川、陕西省为主要栽培产区。

  「采收加工」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

  盐附子 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黑顺片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白附片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性状鉴别」盐附子  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质重而坚硬,难折断,受潮则变软。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环纹内侧导管束小点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黑顺片  为不规则的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脉纹。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白附片  形状、气味与黑顺片相同,但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

  「成分」根含总生物碱,其中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附子因系加工品,原来生品中所含毒性很强的双酯类生物碱,在加工炮制的过程中易水解,失去一分子醋酸,生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苯甲酰中乌头胺和苯甲酰次乌头胺。如继续水解,又失去一分子苯甲酸,生成毒性更小的乌头胺、中乌头胺和次乌头胺。因此炮制品附子的毒性均较其生品为小。此外,尚含强心成分氯化棍掌碱、去甲猪毛菜碱及去甲乌药碱。盐附子尚含少量的中乌头碱及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为镇痛的主要活性成分。

  「检查」乌头碱限量  取黑顺片、白附片或淡附片粗粉20g,加乙醚150ml,振摇10分钟,加氨试液1Oml,振摇30分钟,放置1~2小时,分取醚层,蒸干,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头碱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子同一碱性氧化铝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一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钾碘试液与碘化铋钾试液的等容混合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1年新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