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中药鉴定 > 正文

中药鉴定学——性状鉴定

  性状鉴定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

  别药材,这些方法包含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

  性状鉴定包括以下内容:

  1.形状 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叶和花类药材多皱缩,须先水浸泡,展平后观察。

  2.大小  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得出比较正确的药材的大小数值,表示药材的大小,一般有一定的幅度。

  3.颜色  药材的颜色各不相同,药材的色泽一般应在日光下观察。色泽的描述包括表面和断面色泽,大部分药材的色调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二种色调组成的应以后一种色为主,如黄棕色,以棕色为主。

  4.表面特征  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

  5.质地  指药材的软硬、坚韧、毓松、致密、黏性或粉性、角质样等特征。有些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

  6.折断面  指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如易折断或不易折断,有无粉尘散落等及折断时的断面特征。应注意是否平坦,或显纤维性、颗粒性或裂片状,断面有无胶丝等。可通过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鉴别药材。

  7.气  利用药材的特殊香气或臭气鉴别药材,如麝香。对气味不明显的药材,可切碎后或用热水浸泡后再闻。

  8.味  是口尝药材的实际滋味,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药材的味感也是衡量药材品质的标准之一,如黄连、黄柏以味越苦越好;尝药时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尝味时要取少量在口里咀嚼约1分钟,使舌头的各部分都接触到药液。对有强烈刺激性和有毒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要少,尝后应立即吐出漱口,洗手,以免中毒。

  9.水试  水试法是利用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黏性、酸碱变化等特殊现象进行鉴别药材的一种方法,如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

  10.火试  是利用药材在火烧时,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来鉴别药材的方法。如沉香点燃则香气浓烈。

  以上所述,是药材性状鉴定的基本顺序和内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1年新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