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产地」四川、陕西省为主要栽培产区。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3cm.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除去子根后的痕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粉质,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气微,味辛辣而麻舌。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②皮层细胞切向延长,偶有石细胞。内皮层明显。③韧皮部宽广,散有筛管群,内侧偶见纤维束。④形成层类多角形,其内外侧偶有一至数个异型维管束。⑤木质部导管多列,呈径向或略呈"V"字形排列。⑥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成分」主含生物碱,其中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及乌头碱、次乌头碱等。
「理化鉴别」取川乌粉末0.5g,加乙醚10ml与氨试液0.5ml,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液(0.25mol/L)20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适量,用水稀释后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3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