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肺栓塞病人出院后抗凝治疗更重要

  肺栓塞是由于人体外周静脉或右心腔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堵塞在肺动脉内而形成的严重疾病,影响人的呼吸及循环功能。轻者可以出现憋气等症状,重者可突然死亡。它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已经成为国际化的医疗保健问题,受到各国医学界的普遍关注。

  使用溶栓药物,首先是在短时间内溶解血栓,让血管变得通畅,解除喘憋症状,改善低氧血症,然后再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再次形成血栓。抗凝治疗需要进行凝血功能监测,以调整抗凝剂的用量,达到有效抗凝。凝血指标调节到治疗范围后即可出院,然后按医嘱口服抗凝药至少半年,并规律监测凝血功能。

  肺栓塞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上面介绍的溶栓及抗凝等药物治疗方法;二是用介入方法,把血栓打碎吸出;三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取出血栓。治疗方法根据肺栓塞面积的大小、急性或慢性、血栓是新鲜的或是陈旧的来选择。

  哪些人容易得肺栓塞呢?高龄、吸烟、肥胖、高脂血症、肿瘤等都是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有下肢静脉曲张、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卧床或长途航空、乘车旅行、骨折和外科手术后都容易出现肺栓塞。

  呼吸科专家提醒您:肺栓塞的病人出院后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坚持抗凝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淤斑、黑便、血尿等出血情况,定期到医院复查。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脂及高胆固醇类的食物,忌烟酒,肥胖者要减肥,并适量运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