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休克病人病情监测

  休克病人病情变化快,必须对病人进行监测,监测的重点是下列各点:

  1.神志变化  随着组织灌注量减少,休克会逐渐加重,休克晚期病人神志不清,早期处于兴奋状态常常躁动不安,因此神志表现常常表示休克程度的深浅,必须准确记录。

  2.皮肤色泽  皮肤色泽可以反映毛细血管灌流情况,肢端湿冷,甲床青紫表示休克加重,从青紫转为皮下瘀点或瘀斑,提示有DIC可能,在休克治疗过程中可以从皮肤、甲床的色泽帮助判断休克的转归。

  3.血压、脉搏、呼吸  有条件时应当用监护仪,定期测量血压、脉搏,脉搏的细数常表示有效循环量不足,血压的变化既说明休克的程度也指导血管加压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呼吸次数及节律:呼吸变浅、增速、节律不规则表示病情变化,呼吸增至30次/分以上或降至8次/分以下时表示病情危重。、如治疗中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应警惕休克肺发生。

  4.体温  休克时体温较低,合并感染或引起休克的原因系感染所致,体温可以升高,但高热病人突然体温不升常预示病情加重。

  5.尿量及尿比重  休克病人因肾灌流量不足最常见尿量减少、测量尿量同时测量尿比重,如尿量少,比重高,常表示血容量不足。如血压正常,尿量少,比重低,则表示有肾衰现象,应予警惕。

  6.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系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常表示血容量、心输出功能及血管张力的综合状况。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49~1.18kPa(5~12cmH2O)。在低血压情况下中心静脉压低预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47kPa(15cmH2O)提示心功能不足,高于1.96kPa(20cmH2O)表示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心静脉压测定方法:在无菌操作下,自周围静脉(颈外或肘静脉),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由三通管分别接到有刻度玻璃测压管、静脉导管、输液管。测压时将输液管与测压管相通,待测压管充满液体后夹闭输液管,再使静脉导管与测压管相通,恻压管内液面下降,最后稳定在一定平面,此时压力即是中心静脉压。测压时将测压玻璃管的零点与右心房中点置同一水平。不测压时,将测压的胶管夹闭,开放输液管,使输液管与静脉导管相通,并注意保持输液通畅。

  7.心电监测  与血压、脉搏、呼吸一起监测,以便及时了解心功能不全。

  8.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生化测定  血气分析要动态监测,以便了解体内酸碱平衡的情况。血红蛋白监测了解失血及补充情况。尿素氮测定了解肾功能。如疑为DIC应进行3P试验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