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急救护理 > 正文

颅脑、胸部及腹部的创伤——颅脑创伤——分型与特点——颅内血肿

  1.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1)临床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征。很快出现睫反射、瞳孔大小、病理反射等左右不同的偏侧症状,直到完全偏瘫。如X线头颅平片显示有骨折线通过脑膜中动脉、静脉窦等时,首先应想到此症。

  2)治则: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为本症的治疗原则。清除血肿、止血、减压以完全解除脑受压和脑水肿为手术的主要目的。

  2.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1)临床特点:多表现为外伤后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躁动之后陷入昏迷状态。常因病情进展较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缓慢,故颅内压增高征常表现出典型的过程,如血压逐渐升高,脉搏逐渐减慢(40次/min左右),呼吸逐渐变慢(10次/min左右),其他临床表现与硬脑膜外血肿大致相同。

  2)治则:与硬脑膜外血肿一致。

  3.脑内血肿

  1)临床特点:少量点状出血者,多由于外伤直接震动和脑循环障碍而出现的脑血管通透性改变所致。较大量的出血,一般出血灶直径在5~10mm以上,多发生在颞叶、额叶,其他部位较少见,有时也出现在双侧。小出血灶逐渐液化形成小囊泡,大量出血者则形成血肿。根据血肿存在的部位,出现各种临床表现,如血肿位于一侧大脑,则可出现面部、肢体的不全瘫痪或偏瘫、失语,也可以逐渐出现意识障碍或癫痫发作等,与硬脑膜内、外血肿症状大致相同。

  2)治则:以开颅清除血肿为原则。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