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社区护理 > 正文

儿童社会心理问题及疾病——儿童受虐与忽视

  (1)定义

  虐待儿童是指由于暴力、虐待或忽视引起儿童身体或情绪上受到伤害。一般来说,包括以下4方面:

  生理虐待(physical abuse):对儿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体格/生理损伤,或者不保护儿童免受体格/生理损伤,其中包括投毒、窒息等。

  图13 小力

  请看一张照片,这个孩子叫小力,今年6岁,家在四川郫县。其实小力的模样原本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这是被人打成这样的,那么谁会对小力下这样的毒手呢?说来您可能不信,打人者是孩子的亲生父亲。经常就拳打脚踢,抬腿就是一脚,就像飞毛腿一样,踢得好远,就像踢皮球。小力遭受这样的对待已经有两年多了,但是村里人都不敢管这件事情,因为村民们都很怕小力的父亲。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怎样才能保护孩子呢?

  性虐待(sexual abuse)

  心理虐待(psychological abuse)

  儿童忽视(neglect):长期、持续或严重忽视儿童;或者不保护儿童使之免受任何一种危险的侵害,如:寒冷、饥饿,或者不给予儿童重要的护理,从而造成儿童健康或发育的严重损伤,其中包括非器质性生长发育不良。

  (2)什么样的父母虐待孩子?

  Harry Harlow发现,如果恒河猴在幼年时与母亲分开,在隔离的环境中成长,长大后会成为“问题猴子”。这些“没有妈妈的小猴子”在性行为方面发展不正常,即使自己当了母亲也是非常不合格的母亲,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冷淡、拒绝、漠不关心,甚至会残酷无情地伤害幼仔。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和收入阶层人群中都有虐待儿童的家长,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且收入较低的父母比较常见。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常经历高强度的应激和挫折。

  暴力行为会代代相传,这是虐待儿童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那些张口就骂人的父母中,约1/3的人自己小时候就曾受到拒绝或虐待。另外1/3的人不经常虐待孩子,但当他们处于应激状态时可能会有暴力行为。这些父母从来不知道如何爱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管教孩子,而在此类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几乎是在开始学步时就学会了虐待别人。

  (3)对儿童身心的危害

  很显然,CAN对儿童不仅造成身体的影响,而且还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在一项研究中,对受过虐待的1~3岁的儿童与小伙伴在一起时的情景进行了观察,要了解的问题是:当小伙伴在啼哭或感到痛苦时,那些受过虐待的儿童的反应。结果是,受过虐待的儿童对别人的痛苦非但不同情,反而表现出恐惧、或去威胁和殴打小伙伴,几乎无一例外。简而言之,受过虐待的孩子很快成为施虐的孩子,其中很多人后来成为施虐的成人。在童年期从一个有爱心的成人那里得到过情感支持或曾经接受过治疗,是那些儿时受过虐待的人能够打破暴力轮回的重要条件,有一个能在感情上支持她的伴侣是另一个重要条件。

  (4)儿童期虐待的预防

  身体虐待预防的重点是教育成人、特别是双亲,严格禁止发生家庭中的暴力。对于性虐待,预防重点在儿童,要教会儿童警惕、识别、躲避可能发生的性侵犯。

  预防身体虐待应当开展下述工作:建立儿童保护中心、预防儿童虐待监测网、举报中心和热线电话。以利及时发现、迅速制止、快速转运、立即脱离伤害环境。预防教育的重点是孕期母亲,让她知道儿童的权利和妇女权利,知道如何依法保护自己和孩子,怎样取得这种保护。对于高危人群(单亲家庭、小年龄母亲、家庭成员中有暴力倾向的人)应给予更多的关怀、照顾和教育,使之减少危险因素,生活在低危险因素的安全环境中。

  预防性虐待的方案应当加强对学龄前和学龄儿童、青春期青少年的特殊保护。开展防范意识教育的重点是提高警觉。对于家庭成员或家庭外成人的性接触身体敏感部位接触应保持警惕,持拒绝态度。对于已发生的此类接触应及时报告,决不能因为不好意思、怕丢人而不报。对于儿童的性虐待防范教育力戒简单说教或吓唬,研究表明,4~7岁的儿童有时不明白什么是性虐待,也想不到犯罪者不只是“外边的人”,也有可能是“家里的人或亲近的人”,甚至自己的父亲。

  (5)治疗

  虐待对儿童造成的躯体损伤应当予以及时的医学抢救和治疗,对于心理、情感和行为损伤应当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