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心理护理 > 正文

心理评估的方法——晤谈法——非语言性沟通

  非语言性沟通:是伴随语言沟通的一些非语言性行为,包括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声音、空间距离等。

  一、表情

  面部表情与一个人的情绪息息相关,一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无不在脸部透露出来,如下列表情。

  心理学家珍·登布列顿谈到推销员如何了解顾客的心理时说,假如一个顾客的眼睛向下看,而脸转向旁边,表示你被拒绝了;如果他的嘴是放松的,没有机械式的笑容,下颚向前,他就会考虑你的提议;假如他注视你的眼睛几分钟,嘴巴乃至鼻子的部位带着浅浅的笑意,笑容放松,而且看起来很热心,这个买卖便做成了。

  一般,不愉快或迷惑可以借助皱眉表达,冲突、挑战、敌对的态度用绷紧下颚的肌肉、紧绷的嘴唇和斜眼瞪视来表示。

  二、身体语言

  包括手势、身躯和四肢的姿势。

  手势的基本姿势可分为三种:掌心向上、掌心向下、手掌紧握并伸出食指。

  狭义的身体语言是指躯体和四肢的姿势。以“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为例,这种姿势一般是企图防御对方精神上的威胁而下意识形成的防范动作。

  体态语言比有声语言更能表现出人的心理状态。

  三、眼神交流

  人在发出信息的所有部位中,眼睛是最重要的部位,它们可以传递最细微的感情。如眼睛传递一个人想表达的、想回避的信息,能反映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活动。眼睛睁大表示集中注意,直接对视表示感兴趣、真诚,逃避眼神表示心虚、缺乏自信,眼睑下垂表示顺从、抑郁,四处张望表示心不在焉。与来访者交谈时,如果你眼睛看着地面或房顶,或者把目光随意移向一旁,这会显得不礼貌,对对方不够重视,来访者会产生不安、不被信任的想法,心灵的大门可能会因此而关闭;而死死地盯住来访者的眼睛,会使对方感到窘迫,感到透不过气来,有话说不出;如对对方左右乱扫,弄得对方惶惑不安。

  一般来讲,目光大体在对方的嘴、头顶和脸颊两侧这个范围活动为好,给对方一种很恰当、很礼貌的感觉。目光范围过小使对方有压迫感,而范围过大会显得太散漫、随便。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眼神交流。乘电梯时可以看地、墙和楼层号码,不可看人的眼睛。公共汽车、咖啡馆和舞厅可以利用目光分辨感兴趣的人和不感兴趣的人。应征面试可用目光分辨对方有无控制局面的潜力。大部分人手足无措,而有的人则精神一振,大大方方与考官对视。考官根据需要选择,招管理人员需敢于对视者,招一般干事则选择权力欲小者。

  四、声音

  声音通常包括音质、音量、音调、语速。声音伴随语言产生,对语言起加强或削弱的作用。如果声音所传达的信息与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一致,则起肯定、加强作用,反之起削弱、否定作用。声音能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人的个性也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五、空间

  空间距离的把握在晤谈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空间,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安全和隐私。如果他人不适宜地闯入,就可能引起不满、愤怒和反抗。医生、护士与来访者也是如此,双方的距离是彼此关系的反映。为了双方关系的建立及彼此的舒适,座位的距离以一米左右为好。有些人喜欢面对面交谈,觉得这样有更多的目光和面部表情交流,言语沟通比较直接;有的人则喜欢直角而坐,觉得可以避免太多的目光接触。空间距离可以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在比较空旷的场地,距离较通常大些;在会晤的不同阶段,距离会发生变化;因人而异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心态的来访者,距离不同;有人将距离分为四种:亲密型0.5m、朋友型0.5m~1m、社交型2m~5m、群众集合场地5m~7m.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