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心脏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发生的(一般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以突发性意识丧失为前驱症状的意外性自然死亡。SCD常发生于院外或急诊室,由于死亡发生的时间和方式不可预知,故又被定义为发生于院外、急诊室或到达急诊室时已经发生的任何心脏性死亡。
流行病学
SCD的确切发生率尚不清楚。据估计,在美国每年有大约15万~40万人发生SCD,几乎占据了心血管病死亡的近半数。在30岁以上的人群中,SCD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一般认为,男性是女性的2~3倍。在不同的种族中,SCD占心脏性死亡的比率依次为:白种人67.3%,黑人62%,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人60.5%,亚裔/太平洋群岛居民55.2%。
尚不清楚种族差别是由于基因本质不同还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对医疗保健的影响所致。
SCD主要起因于冠心病,因此,临床上多年来主要依靠冠心病危险度的流行病学资料预测SCD.近30年来,冠心病的死亡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心肌梗死发生率和短期死亡率的降低,以及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但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慢性心脏病患者群体,导致流行病学队列中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度增高。据文献报道,l998年30岁以上发生SCD的患者中,年龄大于65岁者占82.8%,SCD死亡者平均年龄男性为70岁,女性为82.4岁。另据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报告,60岁以上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及吸烟者中,SCD发生与急性心肌梗死无关者占75%。
上述资料表明,尽管冠心病死亡率逐渐下降,长期存活率有所提高,但SCD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尤以老年人居多。同时也提示,在一系列可能发生SCD的心脏疾病中,非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性正在逐步增加,其中以心肌疾病和伴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脏瓣膜病尤为重要。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即占心脏骤停/猝死总数的l0%-15%。
SCD大多发生于院外,存活率为l%-20%。女性院外死亡率高于男性,白种人院外死亡率高于其他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