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在正常情况下以每分钟60-100次/分的频率有规则地跳动。当心脏内冲动的发生或传导不正常,使其速率和节律发生异常时称为心律失常。其主要表现有心悸、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头晕、晕厥。部分病人虽然患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却完全无自觉症状,往往是做心电图检查时候才发现。其诱发因素为急性感染、烟、酒、咖啡、运动与精神刺激等。心律失常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满足病人一切生活所需。
2、严密观察心电示波监护,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注意有无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成对或成连发的室性早搏及R on T现象等变化,若出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3、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注意神志变化。
4、必要时给予吸氧。
5、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使患者保持稳定情绪,配合治疗及护理。
6、注意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经常询问病人有无不适主诉,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7、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及尿量,注意低血钾的发生。
8、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