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心如止水体自和

  古人的养生观,强调一个“和”字。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曾在《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和,概括了心理与生理相交相融的深刻内涵。

  人的身体健康,离不开精神与肌体之和、血脉与真气之和、喜怒的变换之和、劳作的舒缓之和。与他人交,不失谦谦和气;与自己处,不失淡淡和平。只有达到生活中的心如止水,才能保障身心俱健。

  心如止水是健康的最佳状态。试想,一个人每日处在浮躁、烦躁甚至暴躁之中,久必情绪失调、脏腑失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往往无法避免,但用心如止水来达到处事平和,则必须要心胸开阔,宽善待人,遇愁不愁,逢怨不怨,以理智驾驭感情,以平和调节心志。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已年逾九旬,他的养生秘诀是“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只有如此,才能心如止水和在其中,高瞻远瞩洞若观火,鸡毛小事不挂心怀,心和体和统一平衡。由此,更可避免因忧郁而破坏了自身的免疫功能,使血流贯通,真气舒达,一和百和,身泰寿延。

  心如止水可利于我们固守正道,不为世俗利害所动。白居易在《祭李侍郎文》中说:“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能在世事繁杂中豁然不惊,把养心、安神、怡情、悦性化作涓涓细流淌入心田,我们便可求得健康生命中的葱郁风景,在安然宁静之中怡然自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