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及生理特点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及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一)肾

  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位置越低,下极可低至髂嵴以下第4腰椎水平,2岁以后才达到髂嵴以上。

  (二)输尿管

  婴儿肾盂和输尿管比较宽,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容易受压扭曲,导致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

  (三)膀胱

  婴儿膀胱位置比年长儿和成人高,尿液充盈时,易在腹部触及;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人骨盆内。

  (四)尿道

  女婴尿道较短,新生儿尿道仅为lcm,尿道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被粪便污染,上行感染较男婴多。男婴尿道口较长,但常因包皮过长、包茎污垢积聚引起上行感染。

  二、生理特点

  (一)肾功能

  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达成人水平,但其生理功能尚不完善j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及排泄功能均不成熟,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尿比重低,浓缩功能差。

  (二)尿液

  正常小儿的尿液为淡黄色,但个体差异较大。尿量与液体的入量、气温、食物种类、活动量及精神因素有关。婴幼儿每昼夜尿量约400~600ml,学龄前儿童为600~800ml,学龄儿童为800~1400ml.一昼夜学龄儿童尿量小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小于300ml,婴幼儿小于200ml为少尿。一昼夜尿量小于30~50ml者,为无尿。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