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糖原累积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糖原累积病是先天性酶缺陷造成糖原代谢障碍的疾病。除磷酸化酶激酶缺陷者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可分为12种类型,但其共同的生化特征为糖原贮存异常,以肝、肌肉、肾为主,少数为糖原贮存量正常或糖原分子结构异常。

  糖原累积病I型:系肝糖原累积病中最常见。病因与发病机制:

  1.由于肝、肾组织细胞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不能将6-磷酸葡萄糖分解成葡萄糖为机体所利用,导致患儿空腹时低血糖。

  2.6-磷酸葡萄糖的累积促进糖原合成,过多的糖原积聚在肝、肾,使其增大,以肝大为主。

  3.肝糖原积聚使血糖不能转化为糖原而转变成脂肪,导致患儿肥胖

  4.糖原利用障碍,体内能量正常来源不足,使脂肪分解增强,酮体增加,产生酮尿。蛋白质分解增强导致生长发育障碍。

  5.增多的6-磷酸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使血中乳酸增加。

  6.因血中酮体和乳酸增加易出现酸中毒,慢性酸中毒可致骨质疏松。又因酮体经尿排出,并竞争性阻碍尿酸排出,日久引起痛风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