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小儿道德的发展

  道德观念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不同的社会文化有不同的道德观,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道德发展内容也有所不同,但总的规则是一致的。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与其认知及心理社会发展水平相关,Kohlberg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

  (一)第一水平前习俗道德(2~7岁)

  第一阶段(2~3岁):儿童认为一个人必须毫不怀疑地服从权威,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故儿童对是否符合道德行为的认识取决于其后果是赞许或被责罚。

  第二阶段(4~7岁):儿童表现出个人主义或实用主义行为,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而非社会习俗作出决定或行事,以满足其个人的需要。

  (二)第二水平习俗道德(7~12岁)

  第三阶段(7~10岁):儿童愿意遵守社会习俗,因为他们希望在自己和他人眼中是个好孩子。

  第四阶段(10~12岁):儿童已有法律观念,他们为维护社会秩序而遵守法律。

  (三)第三水平后习俗道德(12岁以上)

  第五阶段:青少年已有独立、抽象思考的能力,他们能将社会行为准则内化,如在没有他人监督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因为他们认为那样做是正确的。

  第六阶段:个人对某些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有了较明确的概念,如:维护全人类的正义,保持个人尊严,为人类谋福利等原则。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最终达到这个水平。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