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妊高症的诊断

  妊高征新近更名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该病与怀孕有关,病人表现为在怀孕中、晚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常伴有或轻或重的水肿、头痛及右上腹不适等。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导致该病的患病率高、重度患者多,是造成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于许多孕妇来讲,虽然她已经发生了高血压,但她可能觉察不到任何异常,也不会感到明显不适,只有测血压时才发现有问题。对部分患者来讲,可能发现她的下肢水肿比一般孕妇严重;而一旦患者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眼前冒金花或金斑、持续的右上腹不适等,则说明该病已相当严重,也可能很快就会出现抽风(子痫)、肝包膜下出血、肝坏死、肾功能衰竭及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而以上每一种并发症的出现都有可能威胁母儿生命。因此,应尽快住到有条件的医院诊治。

  医生在诊断本病时,还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对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于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在140/90mmHg以上),化验尿蛋白(-),并于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因此,该病需到产后才能作出诊断。②子痫前期。又分为轻度:血压≥140/90mmHg,尿蛋白(+),可以有轻度上腹不适和头痛症状;重度:血压≥160/110mmHg,尿蛋白(++)以上,同时,血液检查可能有血小板降低、溶血征象、肝肾功能异常等,病人可能感觉到明显的头痛、持续的上腹不适及视觉障碍。③子痫。患病孕妇出现抽搐(抽风)、短时意识丧失。④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即怀孕前有高血压病史,怀孕后血压进一步升高,并出现蛋白尿等一系列子痫前期的异常情况。这类病人的病情常较严重。⑤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怀孕前已经有高血压(病人可能并不知道),怀孕后无明显升高,且分娩后血压也不能恢复正常。

  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变是小血管痉挛,通过眼底镜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眼底小血管病变的情况,因此,通常情况下医生会让病人做眼底镜检查以帮助判断病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仍不清楚,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彻底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医生们也只能根据一些相关因素做出不十分精确的预测。多年的观察发现:初孕妇、年龄过大或过小的孕妇、多胎妊娠、有家族性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孕妇、经济条件低下等,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好发因素。医生的研究发现,某些患者的基因与正常孕妇不同。医生们还可以根据在中期妊娠时进行的一些特殊检查如:平均动脉压测定、翻身试验、血液流变学检查等预测一个孕妇患病的可能性。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