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导致早产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胎儿都在280天左右(即38~42周)降生,称为足月产。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定义,在怀孕29~37周之间发生的分娩为早产。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早产:

  1、早产与年龄关系:未满20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早产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小于20岁者,早产发生率是20~34岁组的11倍。

  2、早产与流产史的关系:流产史,尤其是晚期流产史、反复流产、人工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怀孕的对孕妇影响最大。

  3、多胎妊娠及胎位与早产的关系:双胎或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伸展,最常导致分娩提前,早产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臀位早产的发生率为20.4%,是一般产妇早产率的7倍。

  4、早产与疾病的关系:妊娠合并急性传染病和某些内、外科疾病,如风疹、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心脏病等,容易导致早产。孕妇内分泌失调、孕酮不足,严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产。严重贫血的孕妇,由于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也可发生早产。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5、早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工作时间过长、过累可使早产率明显增高。妊娠后期频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较常见原因。此外,孕妇吸烟和过度饮酒,也与早产密切相关。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