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便血的病因病机和辩证论治

  凡血自大便而下,或血便夹杂而下,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均称便血,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结阴等。后世医家又以血之清浊而立肠风、脏素之说。西医所指的肠道炎症、溃疡、息肉、痔疮,及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等属于本证范围。

  1、病因病机

  主要与风火热毒或阴寒内伤、寒气下迫有关。

  (1)火热伤络:暴饮暴食,或酗酒过度致迫血妄行,渗入大肠发为便血。

  (2)湿热下注:久居潮湿之处,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聚湿生热,热伤阴络,营血失道而致便血。

  (3)脾胃虚寒:久病失养,劳倦过度,气失统摄,血无所归,血离脉道,而为便血。

  2、辩证论治

  便血之证多因肠道湿热,或脾胃虚寒所致,故临证时要分清虚实,然后确立治疗原则。

  (1)肠道湿热:证候: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选血后便,或腹痛,口苦,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合赤小豆当归散。

  (2)脾胃虚寒:证候:大便下血,色紫暗或黑,腹痛隐隐,喜热饮,怯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温阳健脾、坚阴止血。

  方药:黄土汤加味。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