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产褥期预防生殖道感染及并发症

  预防生殖道感染及并发症工作人员、探视者、产妇本人均需常洗手,必要时控制探视人数。

  待产时或分娩时,工作人员均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分娩时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以减少伤口形成及感染机会。失血过多时需遵医嘱立即输血,并给予预防性抗生素。

  产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日测量4次,必要时增加次数。以便早期发现感染征象,得以及时有效控制。

  做好会阴护理由于分娩后宫颈松弛、宫腔创面大、阴道粘膜擦伤以及会阴侧切伤口等,都为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产后妇女会阴部易发生感染,并上行引起宫内感染或泌尿系感染。所以强调保持产妇外阴清洁,预防感染,促进局部伤口愈合。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两次。指导产妇便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由前向后清洗的原则,防止来自肛门的污染,并且及时彻底洗净双手。分娩7天后可以温水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伤口愈合。督促产妇勤换会阴垫,并注意更换时抓住会阴垫反面,由前向后放置。产科病房要保证每位产妇拥有专用的便盆及会阴清洁用品,并注意共用的烤灯及澡盆在使用前后应清洗干净并消毒备用。

  受感染的衣物、床单等应采取特殊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指导产妇做好乳房护理,教会其正确的挤奶方法,如出现奶胀,应排空乳房,以免体温升高并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