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风温的辨证论治

  风温的辩证论治:

  (1)卫分证:是风温初期,邪在卫分。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可伴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治法:辛凉解表。

  主方:银翘散。

  (2)气分证:是邪热进入肺胃气分的证候。

  ①邪热壅肺:证候:高热、口渴、咳嗽气喘、咯痰黄稠,甚或带血,或呈铁锈色,胸闷而痛;甚者痰涎壅盛,喘促不宁、鼻翼煽动,苔黄厚粘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

  主方:麻杏石甘汤。

  ②热结胃肠:证候:壮热面赤、烦渴喜冷饮,大汗出;或腹满硬痛,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舌苔黄燥,脉洪数。或见潮热谵语、或下利清水肛门灼热。舌苔黄燥,或有芒刺,脉沉数有力。

  治法:清热生津,或通腑泻热。

  主方:白虎汤,或调胃承气汤。

  (3)营分证:

  证候: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食,心烦不寐,或见神昏谵语,斑疹隐隐,吞色红绛,脉细数。

  治法:清营泄热,清心开窍。

  主方:清营汤或安宫牛黄丸。

  (4)血分证:

  证候:发热夜甚,心烦少寐,甚或谵妄神昏,或有抽搐。出血症状:吐血,便血、尿血、皮肤紫黑斑疹等,舌深绛,脉细数或微数。

  治法:凉血散血。

  主方:犀角地黄汤。

  (5)肺胃阴伤证:风温后期,热已不盛而津液损伤明显。

  证候:身热已退或仅有低热、干咳少痰,口渴,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治法:甘寒生津、滋养肺胃。

  主方:沙参麦冬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