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脑梗塞的防治与护理

  当脑梗塞发病时,病人有神志不清、偏瘫、抽风等症状,并且部分患者易留下后遗症,因此做好院前和出院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院前护理:家中出现脑梗塞病人时,家属要冷静处理。具体做法是:1.对意识不清或偏瘫的患者,先将其平放,如有假牙应取出,解开衣领;如有抽风,可将手帕叠厚放在上下齿之间,以防咬破舌头。2.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送诊时最好多人一起抬病人,其中一人托住头、肩部,两人托住腰臀部,另一人托着双下肢,平放于担架上。送诊途中注意血压、呼吸、脉搏、心跳、瞳孔的变化。如病人呕吐要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坠入气管。

  出院后护理:脑梗塞病人一般经半个月至1个月的治疗,急性期过后进入恢复期,如病情稳定可出院。这时,家庭护理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有人讲要做到三心:即细心、耐心、爱心。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有:1.密切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处理。2.对皮肤、口腔、大小便、心理、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是关键,对完全卧床病人,每1至2小时翻身1次,并给予拍背(自上而下),按摩受压部位,用湿毛巾擦洗背部和臀部,涂些爽身粉等,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病人早日康复。3.中风患者常表现为意志消沉,情绪不稳,或产生变态心理,这时心理护理、治疗要跟上,使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康复锻炼是恢复肢体功能的必要手段

  常见到这种情况:病人经过治疗,生命保住了,却出现了偏瘫、失语、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等现象,因此,康复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有人讲:药物治疗是基础,运动疗法为核心,减轻残碍为目的。一般认为,脑梗塞病人如病情稳定,第2天就可以做康复锻炼(大面积梗塞除外)。康复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及矫形器配合治疗。

  院外行之有效的就是被动运动、主动运动配合器械、针灸、按摩等物理治疗。具体做法是:肢体不能运动者,定时进行肌肤按摩,患肢做被动运动,平时放于功能位置上。肢体可抬起时,鼓励其主动运动,手握弹力橡皮圈以运动手指,握拉力器或与家属对拉以锻炼上肢,坐在椅子上手握床头铁栏进行起立、坐下、站立训练,肌力好转后进一步做抗衡、步行训练和基本活动功能综合训练(如进食、更衣、梳头、入厕等),伴有失语者加用口语训练,定时在耳边给予声音刺激。上述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如有条件可配合器械、针灸、按摩等。应注意的是: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要鼓励病人每一点微小的进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