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淋症的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

  淋证初起或在急性发作期,多为实证、热证,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通淋排石和疏利气机的原则;经久不愈者,多为虚证,当以健脾补肾益气为原则。

  (1)热淋:

  证候: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淋沥不畅,尿夜黄浊,少腹拘急胀痛,或有恶寒发热,头身痛,口苦,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主方:八正散。

  (2)石淋:

  证候:小便涩痛,尿中夹石带血,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刺痛,窘迫难忍,或腰腹绞痛,少腹拘急。舌红,苔正常或薄黄而腻,脉弦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主方:石苇汤。

  (3)血淋:

  ①实证:证候:小便热涩刺痛,尿色紫红,或挟有血块,小腹疼痛满急,可见心烦,舌苔薄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主方:小蓟饮子和导赤散。

  ②虚证:证候:尿色淡红,尿时疼痛涩滞症轻,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主方:知柏地黄丸。

  (4)气淋:

  ①实证:证候: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少腹满痛,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利气疏导。

  主方:沉香散。

  ②虚证:证候:少腹坠胀,尿有余沥,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无力。

  治法:补中益气。

  主方:补中益气汤。

  (5)膏淋:

  ①实证:证候:小便混浊如米泔,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及血液。尿道疼痛热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泌浊。

  主方:程氏萆薢分清饮。

  ②虚证:证候:久病不愈,反复发作,淋如膏脂,尿时轻度涩痛,但形体日渐消弱,头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

  治法:补虚固涩。

  主方:膏淋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