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分型
l)风热袭肺症状: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咳嗽痰黄黏,胸痛不适。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多见于细菌性肺炎早期和病毒性、支原体性、霉菌性肺炎。
证候分析: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见发热畏寒;风热上扰则头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咽痛;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黄黏;肺络受损,故胸痛不适;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均为风热袭肺之征。
2)邪热壅肺症状:高热不退,汗出而不解,咳嗽气急,鼻煽气粗,咯痰黄稠或咯铁锈色痰,胸痛,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多见于细菌性肺炎大片实变期。
证候分析:表邪不解而入里,邪热郁肺,肺卫郁闭,而见高热不退,汗出不解;邪热壅阻肺气,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急,鼻煽气粗,痰黄或铁锈色;热伤肺络则胸痛;热伤津液而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均为邪热壅肺之征。
3)热毒内陷症状:高热不退,咳嗽气促,痰中带血,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口渴。舌质红绛,苔焦黄而干,脉细数。多见于重症肺炎出现并发症者。
证候分析:热邪内入营血,热闭心包,故身热不退;热毒郁肺,肺失清肃,故咳嗽气促;热伤肺络,可见痰中带血;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热毒灼津,故口渴;苔黄而干,舌质红绛,脉细数为热毒内陷之象。
4)阳气欲脱症状:体温骤降,冷汗如油,面色苍白,肢冷唇青,气急鼻煽。舌质黯,脉微细欲绝。多见于休克型肺炎或伴心力衰竭。
证候分析:热毒内陷,正不胜邪,正气欲脱,阳气耗散,阴液耗竭,而见凶险之象;气无所主,故见气急鼻煽;阴阳离绝,故体温骤降,冷汗如油;正气虚脱,无以行血而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黯,脉微细欲绝为阳气欲脱之象。
5)正虚邪恋症状:咳嗽无力,低热泪汗或盗汗,手足心热,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或音红少苦,脉濡细或细数。多见于细菌性肺炎后期及病毒性、真菌性肺炎等。
证候分析:正邪交争,邪气已去大半,正气亦见不足,故低热,咳嗽无力;气虚卫外不固,而见神疲乏力,自汗出,舌淡苔白,脉儒细;热邪伤阴,阴虚内热,而见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
诊断要点
1)细菌性肺炎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咳嗽,血痰,病变广泛者有气急,紫绀,其他肺炎症状轻。
2)患侧有湿啰音及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其他肺部可无体征。
3)痰液检查及培养可区别各类肺炎。
4)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或胞质内出现毒性颗粒;支原体肺炎白细胞正常或稍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偏低;霉菌性肺炎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克雷白杆菌肺炎和霉菌性肺炎可有贫血表现。
5)X线检查:细菌性肺炎实变时可见大片均匀致密阴影;病毒性、肺炎支原体性呈斑点状、片状或均匀阴影;真菌性肺炎在中下肺有散在不规则阴影。
施治原则
1)风热袭肺治则:疏散风热,清肺解表。
2)邪热壅肺治则:清宣肺热,化痰降逆。
3)热毒内陷治则:清营开窍,解毒化痰。
4)阳气欲脱治则:回阳救逆,益气敛阴。
5)正虚邪恋治则: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注意事项
1)应注意年老体弱、免疫缺陷者的治疗,防止传变及并发症的出现。
2)避免淋雨受寒、疲劳、酗酒等诱发因素,禁止吸烟。
3)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