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诊断要点

  1、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全身抽搐。

  2、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

  3、大动脉(颈、股动脉)搏动消失。

  4、心电图检查示心室颤动、心室停搏、慢而无效的室性自主节律,或心脏无活动,呈一直线。

  治疗

  1、判断意识不清后,迅速开放气道。

  2、人工呼吸

  (1)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16~20次/分。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应同时交替进行,单人复苏时呼吸与按压比例为1:15,双人复苏时应为1:4.

  (2)有条件者宜早期行气管内插管加压呼吸或应用呼吸机。

  3、建立人工循环

  (1)心前扣击2~3次。

  (2)如仍无颈或股动脉搏动,立即行以外按压60~80次/分。

  (3)开胸心脏挤压:如胸外心脏按压无效,或有胸廓畸形,严重肺气肿、体重过重、胸部外伤等不利于胸外按压时可予考虑。

  (4)经皮或心脏起搏,或经食道、气管起搏。

  (5)体外循环或机械复苏。

  4、立即建立静脉液路,选择四肢近心端大静脉或颈外,锁骨下静脉为宜。

  5、紧急除颤

  (1)室颤者应尽快施行除颤,可选用:①非同部直流电除颤,能量为200~400J;②利多卡因50~100mg或溴苄胺250mg静脉注射;③1:10000肾上腺素5mg每5分钟静脉注射1次;④以上方法可以交替应用。

  6、纠正酸中毒

  (1)心脏停搏10分钟以上者,给予5%碳酸氢钠20ml静脉注射,以后每10分钟10mg至复苏后,根据血气分析给药。

  (2)因高血钾致病者宜用11.2%乳酸纳20~60ml静脉注射。

  7、维持有效呼吸

  (1)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加压给氧。

  (2)维持有效呼吸:可选用洛贝林、尼可刹米、回苏灵。

  (3)气管插管超过48小时,或患者已出现呼吸反射,但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而不易咳出者,宜争取气管切开。

  8、维持有效循环

  (1)控制心律失常,顽固心律失常者应首先纠正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2)维持血压在12/8kpa以上,可选用:①多巴胺100~200mg加入5%葡萄糖盐液250~500ml静脉滴注;②无效时可加用阿拉明40~80mg或去甲肾上腺素2~4mg;③心功能不全者可酌情选用多巴酚丁胺、西地兰。

  9、防治脑水肿

  (1)降温:可采用头部冰部冰帽或体表人血管附近放置冰袋,使肛温维持在28~30℃。

  (2)降低颅内压:静脉注射:①20%甘露醇250ml每4~6小时1次;②速尿20~40mg;③地塞米松首剂1mg/kg,此后10~20mg每6小时1次。

  (3)防治脑血管痉挛:可选用心痛定10mg,异搏停5mg或25%硫酸镁 1g静脉滴注。

  (4)止痉:可选用:①安定10~20mg;②苯巴比妥0.1~0.2g;③苯妥英钠0.25g,④20%水合氯醛20ml保留灌肠。

  (5)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可选用谷氨酸、Y-酪氨酸、ATP、辅酶A、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

  10、积极防治肾功能衰竭。

  11、防治继发感染。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