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旧称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病因至今尚未肯定。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一免疫性疾病,可能是以病毒为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脉纯利络膜毛细血管炎症性阻塞,从而损害了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正常功能。发病时脉络膜缺血轻者,一般视力恢复较好;重者较差。黄斑中心凹受累时,有永久性视力下降。
诊断要点
1.症状:起病急。视力下降,重者仅可数指,视变形。可有眼球和/或眼眶疼痛,并可伴有头痛及感冒等症状。
2.眼底表现:早期后极部视网膜血管下有圆形、鳞状或不规则形灰白色病灶,可孤立散在或互相联结成地图状。经数周或数月以后,病灶逐渐消退,代之以以素堆积及周围色素脱失。
3.荧光血管造影:急性期造影早期病灶呈低荧光,晚期呈高荧光。
4.本病应与急性色素上皮炎及地图状脉络膜病变鉴别。
治疗
1. 如能查出致病原因,可针对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对合并有巩膜炎及色素膜炎者,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反应较好,其他可用消炎痛、阿司匹林、血管扩张药及维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