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活动下降而表现的一组临床证候群。以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嗜卧,表情淡漠,浮肿,畏冷,纳差腹胀及便秘等症,且基础代谢率减低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起病年龄分为三型: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期或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者,称呆小病(克汀病);功能减退始于发育前儿童期者,称幼年型甲减;功能减退期始于成年期者,称成年期型甲减,多见于中年女性。本病严重者,可发生黏液性水肿性昏迷,预后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中医的“五迟”、“虚劳”、“浮肿”等范畴。
辩证分型
1)气虚血亏症状:面色苍白无华,神疲懒言,心慌气短,眩晕肢软,纳差、腹胀、便秘,记忆力减退,畏冷。舌淡,苔薄,脉细。
证候分析: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虚气弱,化源不足,精血虚少,肌肤失荣,则神疲肢软,面色苍白;脑失充养,髓窍空虚,则眩晕,记忆力减退;气虚血少,心肺失养,则心慌气短;脾虚纳运失常侧纳差、腹胀、便秘;气虚损阳,阳气渐弱而畏冷;舌淡,苔薄,脉细为气血两虚之征。
2)脾肾阳虚症状:全身明显浮肿,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纳呆身重,神情淡漠,嗜卧,智力减退,皮肤粗糙,毛发脱落,腰膝酸软,阳痿不孕,或伴胸闷,心悸及气促。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证候分析:脾肾阳虚,水谷不化,水湿潴留,泛滥肌肤,而见纳呆身重,嗜卧,全身浮肿;脾肾虚弱,真元不足,精血失充,脑髓失养,元神失主测神情淡漠,嗜卧,智力减退;脏腑肌肤失养,则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皮肤粗糙,毛发脱落,腰膝酿软;水气凌心则心悸气促;命门火衰,则阳痿不孕,形寒肢冷;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均为脾肾阳虚或阳衰之征。
诊断要点
1)婴幼儿发育迟缓,厌食腹胀,便秘,嗜睡,皮肤干燥、粗糙,体征可有心动过缓、血压偏低等。中年妇女如见畏寒、乏力、嗜睡、反应迟钝、贫血、毛发脱落、食欲减退而体重增加者,即应当疑为本病。
2)基础代谢率降低、血胆固醇增高、甲状腺吸碘率明显降低。
施治原则
1)气虚血亏治则:益气养血,补脾温肾。
2)脾肾阳虚治则:温阳利水,补益脾肾。
注意事项
1)本病发展是由轻至重的渐进过程,现代医学以替代疗法治疗,但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尤其是老年伴心脏病的患者,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或单纯中医药治疗的方法。轻症患者,不宜用大剂温燥补阳之品。黏液性水肿性昏迷是本病最危重的阶段,死亡率高,必须以西药为主抢救。
2)地方性缺碘,以及手术、放疗或服用药物不当,易引起本病,应注意预防。
3)患者日常应避免劳累过度,宜调畅情志,增进营养,慎食油腻寒凉之品,预防感冒及创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