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肿瘤护理 > 正文

宫颈癌的对证治疗

  (一)子宫颈癌大出血的紧急处理

  多见于较晚期宫颈癌患者,常为菜花型组织坏死、脱落引起,亦可在性交、妇科检查或宫颈活检之后发生大量出血。一瞬间可达数百ml,使病人陷入休克,必须紧急处理。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迅速阴道内填塞无菌纱布或碘仿纱条压迫止血,可适当加用止血粉或明胶海绵等,24~48小时取出或重新更换纱条。亦可配合使用止血药,如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环酸、6-氨基己酸、抗血纤溶芳酸等。应嘱病人卧床休息,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在有放疗条件的医院,对宫颈癌大出血患者,可及时经阴道上镭止血(消失量),效果满意。

  经以上处理无效者,经腹膜外结扎两侧髂内动脉,往往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出血。Hiraoka(1976)报道采用盆腔血管床阻断,单次髂内动脉注入MMC60~80mg,治疗4例晚期宫颈癌大量出血,获得成功。并认为比单纯结扎髂内动脉止血效果满意。

  (二)晚期宫颈癌疼痛的处理

  由于癌瘤侵蚀或压迫神经、血管、输尿管,放疗后所致的纤维化粘连、癌瘤感染、阻塞形成宫腔积脓以及淋巴结或骨转移等,均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有时相当剧烈,患者十分痛苦,应给予对症处理。一般先用口服止痛剂,如索米痛、美散痛、元胡止痛片或可待因等。无效时改用肌肉注射剂,如赐他静、强痛定、安侬痛或柴胡注射液等。作用强的镇痛药,如吗啡、度冷丁等,止痛效果好,但易成瘾,不宜长期应用。有人采用麻醉环止痛法,即用3~4种镇痛、镇静剂序贯用药,以提高止痛效果。例如鲁米那0.1口服之后,10%水化氯醛15ml灌肛,1小时后肌注吗啡0.01或度冷丁50~100mg.

  一种简单实用的止痛方法是蜘蛛膜下腔酒精注射,阻断脊髓后根感觉神经。穿刺部位选择4~5腰椎间隙,用20~23号腰穿刺针。针尖进入蜘蛛膜下腔后,注入无水酒精或95%酒精0.75ml.必须一滴一滴的缓慢推入,约需2分钟内推完。因酒精比重(0.806)较脊髓液(1.007)低,故酒精很快到达后根周围。绝对不可先将脑脊液抽入针管与酒精混合后再注入。注射后应保持侧卧姿势1小时以上,侧时间长些,效果较好,以后可允许患者下床活动。

  酒精对脊髓可能有暂时性损害,术后偶有大小便失禁、下肢自体感觉丧失等,一般都能很快恢复。此法操作较简便,费用少,而且止痛效果好,对晚期宫颈癌疼痛严重的患者不妨采用。但必须严格掌握操作规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