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消渴的概述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在《素问·奇病论篇》等不仅对消渴的病因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的不同,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记载。《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提出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外台秘要·消渴消中》篇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此后许多医家还论述了本病的兼证及预后,如《诸病源候论》说:“其病变多发痈疽。”《备急千金要方》也指出:“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痈”。《河间六书·宣明论方》指出消渴一证,可见“变为雀盲或内障”。《儒门事视·刘完素三消论》谓:“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以及“蒸热虚汗,肺痿痨嗽”。《医学心悟》等还根据本证“三多”症状的主次,把本证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症等,可参照本证进行辨证与护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